最近,上海市儿童医院新一批岗位科技创新项目“出炉”,其中不乏职工围绕抗疫等热点研发的科技创新“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创造)项目。据悉,儿童医院岗位创新活动开展五年来,引导职工岗位创新、立足岗位成才、岗位建功,有效提升了该院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记者看到,在此次本次参加评审的24个优秀项目中,包括医疗类、护理类、预防类等,记者看到,这些项目中,有结合抗疫热点研发的一体化带灯防护面屏、一体防护头面罩、基于中央空调群控系统升级的空气传播性疾病防控机制等项目,有体现人性化特点的远程视频探视系统、婴幼儿俯卧位通气体位垫等,在临床医疗中实用性较强。
据儿童保健科医生霍言言介绍,当前因注意力缺陷、多动、抽动、语言发育落后等发育行为问题就诊的儿童比较多,儿保科每日量表评估的工作量高峰期可达200多张,依靠传统的“医生-家长-导医-家长-筛查评估师-家长-医生”的模式很难满足逐渐增加的就诊需求,“行为评定量表是筛查室的主要工作,传统模式下耗时比较久,为了改变这种模式,我们尝试利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将纸质评定量表电子化,并生成随访档案,既减少了筛查室的工作量,也帮助家长在移动端保存历次记录,便于疗效评估。”
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医院儿保科尝试利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开发了“基于家长手机移动端实现儿童发育行为量表评估”项目,通过儿童发育行为的量表评估自动化,形成“医生-家长-筛查评估师-家长-医生”的优化模式,“这样大大缩短了家长等候报告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至几分钟,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端调阅儿童的历次评估结果。”霍言言表示。据悉,下阶段,儿童医院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把一线职工创新理念及创新实践转化为科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