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洲:不断完善技能提升平台,推进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袁胜洲 发布时间:2022-11-29 15:56

摘要: 探索和完善技术工人技能培养、技能提升、技能激励体系。

上海市机电工会常务副主席袁胜洲:


近几年来,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市机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市委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技术工人技能培养、技能提升、技能激励体系,形成了技术工人技能培养、评定、使用、待遇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激发了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持续办好李斌技师学院。学院成立20年来,依托上海电机学院,坚持“学校+工厂、学历+技能”的办学方针,累计培训各类技能工人20万余人、农民工近6.5万人。其中,3020人晋升为初级工,7000多人晋升为中级工,6032人晋升为高级工,4953人晋升为技师,350人晋升为高级技师。


——持续探索实践“3+3+3”培训模式。2008年,遵循技术工人成长规律,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李斌技师学院推出“3+3+3”技能培训新模式。该模式运行13年来,共对包括71名农民工在内的697名技术工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其中有558名学员获得了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持续举办“李斌杯”技能大赛。从200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李斌杯”技能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共设152项比赛项目,覆盖121个工种,累计有近20500人次技术工人参赛,已形成一套完整、严密、协调的组织运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持续推进首席技师选聘工作。将生产一线业绩突出的高技能工人聘为“上海电气首席技师”,每月给予一定的津贴,并于2007年成立了首席技师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至今已培育了一批首席技师工作室,其中多个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探索贯通职前职后教育。将集团唯一一所职前教育学校划归李斌技师学院管理,充分利用学院办学优势和管理资源,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实习和实操能力培养,为企业技术工人队伍输送上手快、适应性强的“新鲜血液”。


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市委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技能提升体系,打造产业工人升级版。


——加强新型学徒制建设。以上海电气职业技术学校为重点,以产业和企业为主导,加强产教融合、产训结合,进一步探索实践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培养的模式,加快培养技术工人后备力量。


——建立技术工人培养成长“路径图”。将探索建立新“八级工”体系,即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精技工匠、绝技工匠,打通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抓好“技能工匠库”建设。将前两年选入上海电气“技能工匠库”的技术工人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性地制订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办好“劳模工匠研修班”。今年上海电气集团与二工大联合开办的“劳模工匠研修班”,是我们深化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一个新的探索。将结合国家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更好帮助劳模工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


——抓好技师工作室建设。将进一步做好上海电气集团、产业集团两个层面创新工作室的命名和运维助推,以上海电气首席技师工作室为重点,加强工作室交流,更好发挥工作室在技术攻关、技艺传授的作用。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市机电工会举办年度法律服务沙龙:...

袁胜洲:不断完善技能提升平台,推...

上海电气“李斌杯”技能大赛上电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