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安全屋”打造安全工厂——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创新安全培训模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枫,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3-07-17 17:01

摘要: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在“安全体验室”“技能道场”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创立了“不安全屋”安全培训模式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在“安全体验室”“技能道场”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创立了“不安全屋”安全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员工危险源辨识能力,为安全生产管理再“上一道保险”。


该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三菱电机”品牌家用和商用空调机的中日合资企业。生产模式主要包括流水线作业、个人化生产和专用设备操作等。针对外包工普遍学历层次不高,危险源辨识能力缺失等“短板”,公司以安全体系为核心,以安全标准为支撑,建立“不安全屋”,通过模拟现场流水线作业工艺布局和车间实际工作环境,使职工将在“不安全屋”培训中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无缝衔接到实际工作中。


“不安全屋”设置了设备维修操作和流水线作业两个模拟区,有三个假人在模拟作业,就像是真实生产现场的“翻版”,隐藏着生产现场常见、易忽略的安全隐患近百处。如气动枪软管过长,易绊脚;回火器未标明更换日期;钻床手柄损坏,钻床运动部位无防护罩等情况。就连现场张贴着的一张破旧宣传画,实际上也暗藏了5S方面的不符合项。非常考验受训员工辨别安全隐患的意识和能力。


“不安全屋”运行模式经过精心设计,设置了“4+3”专项培训考核机制。“4”是指设备、作业、护具和5S四大类现场问题,据此设计出相应的“不安全屋”考核表。“3”是指受训员工进入“不安全屋”后,训练考核共有三轮。第一轮由员工自行查找,第二轮由培训师提示查找,最后一轮是培训师告知受训员工未查找出的问题点,并对受训员工对应的知识盲区进行强化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会安排复训,直到合格为止。根据受训员工反馈,通过连续三轮的测试培训后,他们在观看、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会对事故的危险性和引发的后果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危险源辨识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以点带面,全方位、全覆盖“不安全屋”培训,不仅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辨识隐患的能力,还带动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车间每月一次现场隐患排查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新排查出的隐患点还会及时补充到“不安全屋”受训科目中。


同时,车间现场设置有《作业活动汇总表》,汇总各岗位风险源辨识,是重要的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在“大家来找茬”的氛围中,各班组主动参与到《作业活动汇总表》编制工作中,每年滚动更新。对查找出的风险均落实管控措施和责任部门,形成风险管控报告。


据统计,自“不安全屋”运行以来,培训员工7300余人次,实现了全员参与覆盖。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危险源辨识能力有效增强,企业连续多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与此同时,企业始终坚持“防风险、控隐患”,配合党政以闭环管理的设计理念,不断完善安全预警管理,为企业构建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安全生产企业行丨完善“三项机制”...

安全生产企业行|上海华谊能源化工...

安全生产企业行|三航局群防“上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