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人才“蓄水池”,闵行工会持续推动“百千万创新型职工”选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4-06-13 14:08

摘要: 构建创新人才“蓄水池”,闵行工会持续推动“百千万创新型职工”选树。

6月12日至14日,第十届上交会在世博展览馆举办,汇聚了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19个省市的创新成果,参展企业近千家,集中了一批各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众多创新成果中,由闵行区总工会推荐的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盘点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关注。这款盘点机器人可用于图书馆库存盘点,每小时盘点2.5万册图书,准确率达99.9%以上。


该公司的创始人张建政是一名闵行工匠,长年专注于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今年的上交会上,闵行区总工会带来了17家企业的创新成果,许多成果的研发人都曾获得过闵行工匠、闵行技术标兵、闵行技术能手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17个参展企业中涵盖“百千万创新型职工”58人,更多人也在申报“百千万创新型职工”的过程中。“去年我们获评了4名闵行技术能手,由于当选后有种种激励政策,职工参评热情很高,今年我们有2名职工申报了闵行技术标兵。”张建政所在的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申报的项目更进一步,他们也从该项目中感受到创新人才选树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百千万创新型职工”是由闵行区总工会推出的一项人才选树计划,预计在五年内命名一百名闵行工匠、一千名闵行技术标兵、一万名闵行技术能手。一旦当选,除获颁发荣誉证书外,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同时,优先推荐参加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闵行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闵行领军人才等选树命名活动,并作为市、区创新工作室等培育对象。“百千万”体系的建立,为闵行构建了强大的创新型“人才库”,更为重要的是,为创新型人才勾勒了一条明晰的发展道路。例如,在今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集体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魏长征,一路从“闵行工匠”成长为“上海工匠”,他个人也切实感受到工会为职工铺就的一条成才之路:只要愿意创新,就会得到相应的激励。


记者了解到,自“百千万”项目推出以来,在全区各街镇反响热烈,去年命名的20名闵行工匠、200名闵行技术标兵、2000名闵行技术能手中,申报人数非常火爆,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可谓“百里挑一”,今年同样如此。


据悉,除区层面的政策激励外,闵行区各街镇也对申报人才有一定配套激励,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在全区掀起人人争当能手、标兵、工匠的良好氛围。比如在闵资集团,获评百千万创新型职工的可在年度考核时加分,这将直接体现在绩效奖励上,让职工实实在在看到好处。此外,江川路街道将把工匠、标兵纳入江川劳模工匠服务队,一方面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进园区、进企业宣讲,另一方面也将慰问、疗休养、体检等服务向他们倾斜。


种种配套政策,使得今年的报名、培训都更加火爆。今年,闵行区总工会开展了区级、街镇级、园区级、企业级四级培训12场,涉及企业约800家,职工1000多人。“街镇、园区工会反馈,企业对培训非常关注,紫竹园区的培训原计划利用午间一小时开展,到下午1点结束,但是结束后不少企业还在咨询相关细节,一直到1点半才散场,不少企业还要回了培训PPT给员工宣传。在马桥的培训现场我们还遇到了之前在江川参加过培训的企业,他们说职工兴趣很高,所以他们想再了解清楚政策,方便回去宣讲。”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闵行区总工会了解到,通过“百千万”项目的推动,不少街镇也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蓄水池”。其胜生物所在的新虹街道总工会,对于未能获评“百千万创新型职工”但有技术特点的人才,纳入新虹技术能手,鼓励职工岗位创新,继续申报,同时也给予街镇级的慰问、疗休养等待遇。在梅陇镇,对于落选的工匠、标兵、能手,同样会将其中有一定创新成果、有发展潜力的人才纳入梅陇技术能手,同时也给予街镇级的慰问、疗休养等待遇。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浙江湖州首个“共享型”企业文体中...

提升AI素质能力,上海电信全员大...

2024年“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