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连日来,上海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们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全会不仅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重要部署,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环。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贡献新的力量。
带领职工一起学深悟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市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19日召开(扩大)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连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摆上当前最重要的议事日程。
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是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徐汇、杨浦、虹口等区总工会表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黄浦、静安、奉贤等区总工会表示,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要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广大职工以学促干、以行践学,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落地落实见行动
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坚定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决定》里提出的“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等部署,让工会干部们在倍感振奋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他们表示,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培养更多的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产改“尖兵”。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连日来,在普陀、青浦、金山、崇明等区和一些产业局的科技企业、智能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是工会干部、企业职工们讨论最多的热词。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高技能职工、研发人才的投入和培养,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积极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按下‘加速键’。”
浦东、宝山、松江、嘉定等区总工会表示,要发挥好劳动和技能竞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在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上的优势。要更好发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个“引擎”,推动工匠学院体系建设,精准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走在时代前列、投身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
守正创新彰显新作为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干部们纷纷表示,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工会作为。
闵行、长宁区总工会,以及很多产业局工会都一致表示,要持续在改革创新上加速加力,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致力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关注广大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增强工会系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各级工会纷纷表示,要在守正与创新中彰显工会新作为,扎实推动全会精神在上海工会系统落地生根。上海工会一定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始终坚守上海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重点工作,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更多的上海工会创新品牌和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