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再创上海工会工作新业绩——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4-07-25 10:49

摘要: 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了上海工会下半年工作任务。

昨日召开的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了上海工会下半年工作任务,明确下半年上海工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和全总工作要求,聚焦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在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彰显新作为


——强化理论学习筑牢信念之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精神要求上来。精心谋划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系列相关工作,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


——讲好劳模故事凝聚奋进之力。推动“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体系化、常态化、品牌化,探索形成“上海模式”。做好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举办上海工匠创新成果展。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加强主题宣传激发昂扬之志。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直播课堂等平台载体作用。开展第二届职工文化季,推进首届职工健身汇、第26届上海读书节等“工”字特色文化品牌项目。举办“致敬最美劳动者”主题美术展览。稳步推进职工健身驿站、职工书屋建设,完善“公益乐学”课程设置。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彰显新作为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研究形成新一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产改督查为抓手,推动相关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开展“上海工匠”选树,建立健全工匠培育服务工作体系,推进本市“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区局(产业)工匠学院新建筹建工作。


——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提质扩面。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城市更新领域等重点工作开展各级各类竞赛,组织首届上海企业班组管理技能竞赛、长三角地区女职工数字技能竞赛选拔赛。广泛发动职工参与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做好上海参赛队伍选拔和集训。落实“推进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实事项目,推动实现1000名以上职工通过竞赛获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推动职工创新创造见行见效。举办劳模研修班,积极申报第四批全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做好新一批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选树命名。动员职工特别是新经济领域职工参与“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发挥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拍卖等平台引领作用。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彰显新作为


——完善维权机制。推动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联动机制全覆盖。加强劳动关系监测,修订完善预防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履职办法。推动劳动领域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指导区级层面试点建设“一站式”职工维权服务平台,指导互联网平台企业普遍建立争议调解委员会。修订市职工法律援助办法。


——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推动百人以上已建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动态建制率达85%以上。促进国有企业建立集团多级职代会制度全覆盖,各类“百强”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全覆盖,新就业形态领域头部平台企业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全覆盖。规范网络职代会制度。开展万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指导服务实事项目。


——加强源头参与。积极参与涉工法规政策的制定完善,推进地区、企业、班组设立工会参与立法基层联系点。充分发挥政府工会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各区和街道(乡镇、园区)普遍运行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开展“八五”普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系列专场活动。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在回应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上彰显新作为


——做细精准帮扶。完善困难职工预警体系,健全工会帮扶协同机制。做优“就业护航行动”,落实就业精准服务,对新“4050”人群等群体提供针对性帮扶。开展收入调查,优化低收入监测体系和相应指标,加强对困难职工家庭状况的分析研判,精准调整帮扶措施。关注企业外派职工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和优化服务指导意见。


——做实暖心关爱。办好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活动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疗休养活动等,推进24小时工会驿站建设。加大对口援助地区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会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援外干部关心关爱。积极推进企业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系列活动。


——做优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1000个融合型服务阵地焕新改造升级。深化职工生活品质试点,推出第三批试点单位。做好职工疗休养工作。开展“乐享上海福满四季”主题活动,扩大“幸福直通车”公益市集品牌影响力。


扩大工会组织覆盖


在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上彰显新作为


——加大建会入会力度。深化“清单制”建会,提高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建会率,持续推动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的非公企业建会。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力度,完善区级行业工会引领、街镇行业工会覆盖的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组织体系。


——做强“小二级”工会。落实全总“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形态丰富多样、服务需求接近的“小二级”工会组织。加强“小二级”工会人财物保障。遴选一批优秀“小二级”工会案例,提升“小二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


——扎实推进数智化建设。加大对全总“互联互通”工程、“六朵云”建设、工会数字身份证对接、服务阵地上图等工作的支撑力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工会应用场景,打造“智慧+工会”创新试点。深化扫码入会,扩大工会组织对新领域、新就业群体的覆盖。


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


在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彰显新作为


——深入创建模范机关。不断提高市总党组把方向谋大局能力。充分发挥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和红色工运资源优势。制定市总工会新一轮创建模范机关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双争”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做好干部梯队培养和选拔使用工作,完善工会主席人选预审机制,持续优化区局(产业)工会班子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制定新一轮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发挥市政协总工会界别优势,推动总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形成更多高质量提案。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基层减负。加强财务和资产综合管理,协调推进市工人文化宫功能提升改造装修等基本建设项目。健全经审工作制度,深化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统筹推进好女职工、退休职工、老干部关心关爱工作,做好信访、信息、督查、统计、年鉴等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上海工会工作再...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添砖...

“夏送清凉”到一线,市总工会领导...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