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实践”迸发工会活力,杨浦定海路街道工会探索实践结出创新硕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4-12-10 12:17

摘要: “定海实践”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定海样本”。

“你离职工有多近,职工跟你有多亲”,首创工会干部“双向挂职”,街道工会社工企业里做事,企业工会主席街道里挂职;职工投诉当天就对接,首辟三条维权“直通车”,协调劳资矛盾直通劳动仲裁、直通劳动监察、直通企业人事,变“坐等”为主动服务;沉下身子摸底,敲开门攀亲,试行“工会工作特派员进驻企业建会机制”,工会组建加注“速效催化剂”;新建大型园区(楼宇)、商场,涌入企业多、职工多,单枪匹马去建会去服务,掀不起浪花,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力量,首试“沉浸式工作法”掀起建会热潮,工会工作势如破竹;首推“‘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活动,工会干部往企业跑、往职工心里走、往实处干,找企业经营者先说事儿,再为职工办事儿……


近些年,杨浦区定海路街道一句句工会金句频出,一条条工会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新路径与时俱进,定海工会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定海样本”。区域面积仅4.44平方公里的“穷街”,伴随城市建设发展已是旧貌换新颜,工业锈带成为生活秀带。目前,工会组建全力推进,定海已建企业单体工会175家,联合工会30家,小二级工会14家,发展会员2.2万名;工会服务有温度,广受辖区职工、新业态劳动者好评……这些实用有效的工作经验做法多次受到市总领导批示,“定海实践”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定海样本”。


工作法动态更新

诠释“人民城市”理念


昔日的定海路街道曾是棚户区老村,随着人民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园区(楼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就业形态和职工需求日益多样化,这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多年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职工群体,定海路街道的工会工作思路、方法、路径都有所不同。


如今广受好评的“双向挂职”工作法,诞生于2018年。当时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规模小、职工流动性大。“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会工作者、尤其是工会主席的专业程度对于工会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定海路街道工会介绍,为此,街道总工会通过“基层工会主席实践指导站”和“双向挂职”机制,提升工会队伍的本领。当时,《基层工会主席实践指导手册》成为了基层工会主席的“指南”,受到广泛好评。街道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兼任行业工会主席,每年常态化定期分别去园区(楼宇)企业工会挂职锻炼,弥补对企业了解不深不透的短板;企业工会主席到街道总工会挂职锻炼,由一位街道工会干部带教,让企业工会主席了解上级工会运行模式,提升了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


时间推移至2023年,定海路街道辖区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宝龙旭辉,内部入驻了多家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职工平均年龄小,老板也都更年轻了,普遍对工会缺乏了解,建会浪潮迟迟难以掀起。于是,“沉浸式蹲点建会”法应运而生,与走基层开展大走访、已进入常态化的双向挂职结合在一起,逐渐更进一步推出“‘三往’走基层工作法”,从走基层中摸清基本情况,从基层土壤中吸取养分,从交友访谈中听取职工真知灼见,从服务职工中找准工会工作风向标,从源头找到真经。



近年来,随着企业增多,商场建成,奔来跑去的外卖快递小哥自然也更多了。于是,服务新业态劳动者成为了定海路街道工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学有地方教”,职工夜校敞开大门;“累有地方去”,爱心接力站敞开大门;“苦有地方诉”,“娘家人”接待室成为职工遮风避雨的港湾;“难有地方帮”,法律援助,点亮微心愿,结对帮困;“乐有地方享”,职工健身驿站、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大门向职工敞开;“惠有地方选”,辣肉面馆、职工食堂、睦邻小厨等多家实惠餐馆专为职工开出优惠套餐……今年定海路街道推出的“六有”服务提升了工会组织的温度,共计推出18项升级版的暖心服务清单,职工从中享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定海样本”彰显作为

工会建设迸发活力


定海街道工会干部们把工作法印在脑子里,把“定海实践”举措捏手里,用脚步丈量工会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用真情服务赢得职工认可度和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工会组织建设的数字不断飞跃,定海路街道“小三级”工会有序运行,职工对定海工会的信赖和认同感也不断增强。据了解,“娘家人”接待室全天候接待职工诉求,帮助职工排忧解难,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凡建立工会的企业均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凡发现劳资矛盾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做到劳资纠纷不出企业、不出园区、不出街道。



实实在在的维权保护给职工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丰富多样的工会活动,更让他们对工会组织倍感亲切。从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常规工作,到为单身青年职工组织“四季恋歌”交友活动,帮扶困难职工点亮微心愿,对灵活就业群体送保障、送温暖实现全覆盖,职工夜校、职工书屋、职工驿站、职工之家、职工健康服务点、职工食堂、职工健身点等工会服务阵地越来越密,街道辖区里满满都是工会元素。


当“定海实践”形成“定海样本”,“定海探索”还在继续。新时代迎接新的变化、新要求、新挑战,崭新的“定海工作法”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劳模检察官葛海英带领孩子们体...

黄宝妹受邀共同发起杨浦区“百年红...

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家属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