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昭通绥江县真武山和林家坝,全国劳模杨蕊铭与当地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相互交流,就真武山李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产业升级改造情况,以及林家坝农旅融合示范点打造、运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展开了细致的交流。
这是发生在闵行劳模工匠赴云南省昭通市开展交流考察期间的一幕。通过组织劳模工匠赴云南省昭通市,区总工会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送教上门、送技上门,为当地学生和务工人员打通了一条职业通道。
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是当地唯一一所职业高中,开设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竹编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汽车维修等专业,在校生1801人。针对中职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特点,考察团推选朱强和刘显保两位劳模向广大学生宣讲劳模工匠精神。两位劳模通过自身成长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
昭通市是云南省的劳动力资源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考察团和当地工会、援滇小组开展座谈交流,共同商讨如何按需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等问题,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比如,上海华侨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向当地市场提供长达两年的“包吃、包住、带薪”汽车维修培训、实习和用工机会;上海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联晟汽车配套服务有限公司、龙之梦集团、赛科斯集团等企业为当地提供生产、销售、管培生等上百个就业岗位。记者了解到,未来,闵行区总工会将携手有关部门,积极拓展资源,开展底数摸排、劳务协作、宣传发动、岗位推送、精准培训、集中输出和跟踪稳岗等活动,为当地职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考察团赴云南期间,工匠的技艺也成为了助力当地非遗发展的重要助力。在位于昭通老街的严朝俊漆刻工作室,蒋中庆、袁金祥两位来自家具行业的上海工匠,认真了解了云南省级非遗项目“昭通漆刻”,通过分析评估漆刻技艺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对其提出优化建议。经过多次沟通、指导和实践,“海派”揩漆工艺在当地刻漆95%的工序中得到应用。通过在原有工序中增加30%的披麻、砂叶精磨和揩复漆的工艺,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观赏性、美观度得到增强。
记者了解到,通过这次的交流,闵行区总工会积极搭建消费帮扶平台,将昭通地区农副产品纳入工会福利采购目录,将昭通地区列入职工疗休养基地。从明年起,区总工会拟组织更多劳模工匠、企业先进职工赴昭通开展疗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