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上海高温持续,但上海工匠、上海市蓝莓研究所所长陆敏的学习热情依旧高涨。8月7日下午,她特地从金山赶来上海仪电职工学堂,参加由市总工会主办、上海市职工技协服务中心承办的“人人都是UP主,职工之家我当家”——AI赋能技能创新领域内容创作训练营的课程。“学好AI工具,和所有的产业都息息相关,不论多远我都愿意来学习。”当天,和她一样专程来参加培训还有来自全市的历届上海工匠、工匠创新工作室负责数字化工作的骨干等近70名学员。
记者了解到,本次训练营以“人人都是UP主,职工之家我当家”为主题,从今年8月启动后,将持续开展4期不同内容的训练营,训练内容涵盖平台账号冷启动、AI辅助选题思路、AI制作封面插图、AI创作短视频、AI剪辑等诸多方面。在培训形式上,除了线下讲座和实训之外,学员们还将走进上海仪电培训中心、徐汇模速空间、哔哩哔哩等地,沉浸式系统掌握内容创作的诸多专业知识。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将提升在职工之家APP点亮个人主页,打造工匠个人IP账号的能力,通过分享技能、创新成果笔记等,以实际行动实践如何成为优质互联网内容创作者。
“如何创造一个响亮好记有趣有味的平台账号?你的账号定位是什么?”在首期训练营上,来自上海交大教育集团人工智能培训中心的姜蓓艺老师从账号的冷启动入手,一步步带领学员们运用AI工具完成账号定位和初期资料库搭建。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来自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首席技师吴文巍告诉记者,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需要传播和分享知识,这也是与他人交流学习、促成跨界创新的好渠道。因此,他所在的工作室平时也会创作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普及的视频,但更新频率受限于技术和内容构思,“比如在剪辑技术方面,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还有在选题选取的时候,和社会热点的切入时也比较单一,这些我们需要提高的内容,都可以在训练营中学到。”正因为如此,本次训练营上,他所在的工作室还有2名负责数字化工作的成员一起参与。
对于陆敏而言,学习AI技术也是掌握一门新技术的过程。“在我毕业的时候,如果能掌握计算机、英语、驾驶这三个工具,就很有竞争力了。在今天,AI也是一种全新的工具,我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系统掌握AI的底层逻辑,看能否应用这一工具服务我所在的产业发展。”她告诉记者,希望未来可以用AI工具和她正在做的课题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甚至形成模型,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