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访收藏中与先辈“对话” ——上海工匠张云飞的工运收藏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5-09-09 12:42

摘要: 在寻访收藏中与先辈“对话” ——上海工匠张云飞的工运收藏故事。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五卅运动一百周年。5月31日起,位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上海工会发展历程展对外开放。为了这次的历程展,上海工匠、美发博物馆创办人张云飞捐出了120余件藏品,不仅如此,他还捐给浦东新区总工会百余件藏品。


从业31年的张云飞,为何与收藏结缘?从一张74年前的工会会员证,张云飞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这些藏品的故事。他说收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旅程,这些藏品不止为他指明了来时的路,也见证了他的成长,更指引了他未来的方向。


因老物件结缘工运史

至今捐出200余件藏品


艺术家般的微卷发,干净利落的黑框眼镜,初见张云飞,很难和工运收藏联系起来。他因收集美发老工具结缘工运史料收藏,当他得知,今年恰逢上海总工会成立百年,他就向市总工会、浦东新区总工会共捐赠了200余件藏品。


2003年的一天,在北京出差的张云飞趁着工作结束的间隙在潘家园闲逛,无意间看到一把清朝时期的烫发火钳,“当时我从事美发行业已经9年了,看到这件我们过去前辈用的老物件,好像有一种魔力吸引我要把它请回来。”虽然150元对于彼时的他并不便宜,但他还是买了下来。


自此,张云飞打开了收藏之路。“买了烫发火钳后,我询问了很多前辈,发现对于这个老物件的来龙去脉众说纷纭。”这让他意识到,很多人并不清楚美发行业的历史。自此,他开始下意识地多方收集美发的老物件,希望通过收藏整理,还原记录这段历史。


为了找到这些老物件,张云飞常常天不亮就跑去古玩市场淘宝,旧货地摊、跳蚤市场、怀旧商店、古玩城等,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书里找网上淘,图书馆查资料,还去请教藏家前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许多与工会、工人有关的物件,“有些是和美发行业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过去理发员的工作证、理发师会员证、理发兵的劳动工具等,还有一些是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并收集的,我也做了梳理和归纳。”


张云飞告诉记者,借着为工会百年工运展整理捐赠史料的机会,他又将与工运有关的史料系统整理了一次,如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徽章、上海总工会成立初期工会会员入会志愿书和入会登记表、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职工工作证、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建校第一期开学典礼师生合影等。最终,他向市总工会捐赠了120余件藏品,向浦东新区总工会又捐赠100余件藏品。



一张74年前会员证

指引自己成长


在张云飞众多与工会历史相关的藏品中,有一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一张1951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理发业工会的会员入会志愿书。


记者看到,志愿书的正面记录了一名叫做吴吉庆的理发员,在许云甫的介绍下申请加入工会,志愿书上写道,“我志愿加入工会……参加工会工作,为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而志愿书的背面则是记载了吴吉庆的个人信息和个人简介。


张云飞告诉记者,这件藏品对于自己有着特别的意义,“我2022年参加上海工匠评审时,就带了这张光荣的会员证。我当时说,在71年前,我的行业前辈就加入了工会组织大家庭,给我们晚辈做了最好的表率,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参加工会组织的工匠评审,这是一种奇妙的缘份,更是前辈的指引。我作为新时代的美发师,一定牢记行业使命,在传承之外,更要有创新。”


事实上,张云飞当时所说的这种“缘份”,在他看来,是一种因为收藏与行业前辈产生的“连接”。


“我的收藏中有一张理发战士的志愿军烈士证,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平时拿剪刀的他们战时拿刺刀,都是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做奉献。”他坦言,在看到这些物品时,仿佛与前辈发生了一场“时空对话”:如果我生在那样的年代,我是否也能和他一样奔赴战场呢?


这样的想法鼓舞着张云飞,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回应这种“连接”。在国家的重大救灾行动中,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剪发志愿队,为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等理发,平时,他每月都会带团队走进医院、交警大队、党群服务中心、学校社区等,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义剪服务。


“从工运的历史来说,美发行业和裁缝行业、餐饮行业都是细分行业,他们的沿革变迁有相似之处,收藏也是我了解行业发展的渠道。”张云飞说,他在收藏的过程中学习、梳理这些历史,研究成果凝聚在美发博物馆和两本相关书籍中,“我是一名普通的美发师,但是在收藏的过程中,我和历史发生了一场奇妙的对话,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摄 影:张锐杰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在张江园区总工会的助力下,公司工...

劳模工匠重返校园任“辅导员”“班...

金秋第一课启新程!浦东工人文化宫...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