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工匠论坛今日举行,来自上海的巾帼工匠刘霞分享“匠心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5-09-24 19:26

摘要: 巾帼工匠论坛今日举行,来自上海的巾帼工匠刘霞分享“匠心故事”。

为每一个优秀的女性,为女性自己鼓掌。今天下午,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巾帼工匠论坛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巾帼工匠们分享了“她们”的匠心故事。


其中,来自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的上海工匠刘霞作为发言代表之一,现场分享了她攻坚核心制造的心路历程。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刘霞,来自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


93年大学毕业进入工厂后,就是跟各种各样的汽轮机焊接部件打交道,研发新工艺并不断优化以达到焊接构件的最佳质量和服役性能。其中汽轮机的焊接转子就是我们团队主要研发对象,从低合金钢到镍基高温合金,重量从6吨到300吨,服役环境温度从-196度到620度,机组类型有压缩机、船用动力转子、重型燃气轮机、火电、核电等。


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低压转子直径3.2米,长度13.3米,重量近300吨,质量要求也是极高的,是全世界的重机厂都锻造不出来的超级大锻件,成了买不到的产品;套装转子技术也被国外某家公司独家垄断。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决定自主研发焊接转子技术。当然研发困难是巨大的,整根转子由八个锻件焊接而成,光焊接金属量就有1.6吨,这么大的焊接量对变形和焊缝质量的要求却又是极高的,13米长的庞然大物上每一处的圆周跳动度不能超过20丝,展开长度达到8公里的焊缝要经过严苛的X射线和超声波检查,不允许有大于1mm的缺陷。


我和我的团队从几百毫米的小试板,1:1的环形模拟件,再到1710,1905实验转子,逐个参数进行设计、优化、实验、检查、解剖测试、再优化……,历经近十年的时间,焊接了上百副的试验件,获得了千万级的所有关系到产品性能和长期服役安全性的接头性能数据,成功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深窄间隙氩弧焊与埋弧焊的复合制造工艺。正是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海外首堆华龙一号于2021年5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成功投运。该项成果荣获2023年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4年,我参加了全总组织的第一期“鲁班学艺”中国工匠人才培训班赴芬兰学习。在课堂上,教授们纷纷称赞中国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全球领先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现在我们的焊接转子也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制造,工程师在手机端就可以远程参与现场生产,全球客户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产品进展和质量状况。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越来越强大的智能体和功能多样的感知技术让制造从传统模式向事前模拟计算预测、事中时时感知与干预,到事后结果可预期、可确定的智能制造加速转变,我们正在走在学习与成长的路上。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工人疗养事业高质...

芯智慧,新未来,第七届浦东新区长...

2025年第八届浦东新区BIM/...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