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建议和诉求落地有声,长宁依托“三站一点”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工会样本”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5-10-22 20:20

摘要: 一年来,长宁区总工会以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为抓手,积极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工会样本”。

转化130条高质量意见建议,参与40 余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立法相关工作,搭建“一站式、全链条”劳动纠纷调解平台……10月22日下午,长宁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交流研讨会公布的一组数据颇为亮眼。


从首批 17 名职工代表深入一线听取职工意见需求,到各基层单位里保障职工权益的职代会;从律师代表助力职工传递立法建议的专业行动,到居民区发动在职职工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一年多来,长宁区总工会以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为抓手,依托职工代表工作站、职工法律服务站、立法信息采集点和基层民主赋能站“三站一点”,构建起职工有序政治参与、立法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和基层民主参与的全链条体系,积极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工会样本”。


陈豪杰在听取职工意见建议


职工代表工作站:架起政治参与“连心桥”


“没想到我们希望增加休息驿站、优化作业装备的呼声,真的变成了现实。”环卫工人的感叹,源自全市首家职工代表工作站的高效履职。作为全市首家职工代表工作站,这里汇聚了17名来自全国、市、区三级的“两代表一委员”,职工代表通过走访调研、定点采集、定时接待,将职工诉求转化为代表意见、委员提案。“民主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就藏在职工诉求被回应的每一个细节里。”职工代表陈豪杰说,作为一名环卫行业的劳模,他常常走进道班房一线,把职工的呼声记在本子上、带到座谈会上,最终推动相关部门在3个街镇新增了5处环卫工间休息室。


“工作站打破了职工‘有话不知向谁说、说了担心没回音’的参与壁垒。”同为职工代表的吴红萍感慨说道。身为一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发挥工作优势,利用职工午休、下班的碎片化时间倾听大家的真实想法,经过收集整理后再将建议带到市人大,目前至少已有4个建议被采纳。“前不久,我向市人大提出的设立女职工辅助生殖治疗和康复假的建议,得到了市卫健委的初步回复,并向我进一步征询意见和研究可行性。”


记者了解到,职工代表工作站运行一年多来,已形成110条意见建议报送相关部门,推动12项职工需求落地。为扩大参与覆盖面,今年工作站又建立了观察员制度,首批10名优秀工会干部和青年职工加入,形成“代表+观察员”的民主参与梯队。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实施情况座谈会现场


立法信息采集点:畅通职工参与“立法路”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信息采集点,长宁区总工会将立法参与从 “立法中”延伸至“立法前”“立法后”全链条。“以前觉得立法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职工的意见也能写入法律条文。”参与《公司法》修订意见征询的企业职工代表说道。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汪姣钰律师告诉记者,她参与了区总工会组织的多个立法及修法意见的征集及反馈座谈会。“以我们参与《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征求意见为例,大家依托长宁工会的立法信息采集点,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从新就业群体维权机制建设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发挥等方面,提供了工会方案。”


今年以来,长宁工会在立法前,通过走访调研征集职工需求,形成 5 条市人大立法规划建议;在立法中,组建了专家团队开展研讨,累计参与27部法律法规的征询;在立法后,跟踪法律实施效果,形成27条书面反馈意见,报送至全国人大和市级立法机关。


职工法律服务站: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站式调解工作站”累计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约5千万元,“工会+”联动机制织密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网络,临空园区、西井科技、兰卫医学等单位广开言路解决职工“通勤难”“午餐难”“配药难”等痛点……一年多来,长宁区总工会围绕职工社会治理参与,建立了职工法律服务站,通过在社会、政府及街区楼宇园区三个层面构建联动机制,打造了多方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全国劳模、上海虹桥街道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说,她所在的社区高素质、高收入、高要求的“三高”人群聚集,在职职工占比很高。为此,她立足实际,构建了一套以“党建引领、平台赋能、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在职职工参与社区治理体系,不仅为社区居民引入了大型商场,还通过“拆墙透绿”丰富居民美好生活,成功破解“上班族”参与社区治理的“时间壁垒”和“渠道壁垒”。


如今,职工参与社会治理已在长宁遍地开花,职工法律服务站通过三级机制推动职工从“治理对象”变为“治理力量”,激活了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


货拉拉上海市域算法协商恳谈会签约现场


基层民主赋能站:激活单位民主管理“动力源”


继成立工会后,博世工会积极做好“后半篇文章”,完善劳资协商机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保障员工的收入和休假权。日前,随着新《公司法》落地见效,博世工会按规选举出了职工监事,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公司监事会主席吴亦飞表示,博世工会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选出监事,并赋予他们实实在在的监督权。比如,在一次涉及福利调整的决策中,职工监事根据员工反馈,及时提出意见,最终促使方案得到优化,避免了可能的矛盾。


事实上,外资企业博世只是长宁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缩影。职工在政策制定、企业发展中充分发声,民主权利在楼宇落地,这样的故事在长宁每天上演:虹桥街道总工会的“工友声”平台、货拉拉的“司机恳谈会”、库博的“数字化民主管理”……长宁工会通过聚焦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大领域打造的基层民主赋能站,有效推动了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提质增效。


民主不是“一次性投票”,而是“从问题提出到政策完善” 的全流程参与。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潘敏表示,长宁不仅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有重要渊源,也是产改的重要承载地,今后,区总工会将持续创新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让职工真正成为民主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摄 影:李成溪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吴泾镇、颛桥镇联动举办餐饮行业技...

健康相伴“梅”好,活力跃动“陇”...

​2025“浦工乐享 服务同行”...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