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山区“美丽城区”市容环境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圆满收官,一批立足岗位实践的“五小”创新成果同步发布。十个源自一线的“小点子”,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解决日常难题:有人改造设备,让机具更耐用;有人调整流程,让保洁更省力;有人动手发明,让作业更安全。小而赞的改进背后,是市容环境职工从“经验劳动者”向“创造型劳动者”的转变,也是宝山“以赛促创”机制推动“美丽城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小改造小革新
让作业更高效
本次发布的十大“五小”创新成果涵盖小改造、小革新、小发明、小建议、小设计等五大类别,既有针对痛点问题的实用改进,也有贴近现场的巧思妙想。
在设备管理方面,宝山环境公司樊春荣和市劳模陆欢欢联合提出“道路保洁机具社会换电、维保项目”,以电池租赁、按需换电和专业维保替代传统自建充电模式,既节约成本,又提升作业效率;净南公司陈叶明通过为电动机具加装防撞条,解决充电场地狭窄易剐蹭的问题,让机具更耐用、维护更便捷;月罗公司周利芬针对四轮机扫车保险杠强度不足,优化支撑结构,延长了扫把寿命,降低了运维成本。
在作业工具上,宝山环境公司“城心驿”劳模工匠示范点的李端、朱萍提出分色保洁法——不同颜色毛巾分区使用,并利用废旧手柄拼装成长柄马桶刷,减少弯腰动作,提升舒适度与效率。
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净南公司赵忠良设计“净南快线巡回保洁法”,以公交调度理念规划环卫路线,实现“20分钟循环”作业闭环;宝绿园林王菊依据市级技术规范,编制公司《道路绿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实现作业布置模板化、设施清单化,提升现场安全系数。
此外,还有兼具创意与环保的“吸铁侠”方案:月罗公司赵敏在作业车底盘加装强磁装置,沿途吸附路面金属异物,减少轮胎扎胎,吸附物还能回收再利用,一举两得。
赛训融合一体
关爱行动在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美丽城区”市容环境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历时两个月,区总工会在赛事推进中构建起“理论培训—实践演练—初赛选拔—决赛比拼”的培育链条,把学习、训练、考核和展示贯穿全过程。通过培训与演练先打牢技能基础,再将道路保洁、公厕保洁等典型场景转化为赛项,让参赛职工在贴近实况的环境中检验成果、比拼细节,实现从“会干”到“会标准化地干”的提升。
在赛场之外,工会的培育工作同样持续。依托“劳模工匠助企行”“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劳模代表和工匠人才走进班组、走近青年,以讲授、示范、结对等方式把经验变成可推广的规范操作,让创新经验落地到一线岗位。
随着“环卫工人日”临近,宝山区总工会也将关爱行动同步展开,围绕节日慰问、帮扶救助、文化课程、就业指导与法律援助等方面,为环卫职工送上贴心服务,让两个月的“竞赛热度”延续成“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