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隔空不见面,如何建设“云集体”?“云规范”守护“云课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第一教育 发布时间:2022-04-06 11:53

摘要: 线上教学如何更为有效地建设、管理班级?这几个班级“云管理”小妙招送给你!

一场疫情,让城市放慢了脚步,学校教育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开展。


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面对刚适应中学规范、形成良好班集体意识的初中起始年段学生,该如何在线上教学期间进行更为有效的班级建设和管理呢?


针对班集体初建现状和学生情况,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班主任吴宁量“班”定制了特色“云课堂”、自律“云空间”和智慧“云小队”,用“云规范”来引领线上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级“云”建设。


本文中,吴宁老师将分享几个班级“云管理”小妙招!


“云规范”守护“云课堂”


准备仓促,学生能顺利转到线上课堂吗?


对于刚熟悉了初中学习环境和学校规范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仅用一个周末就要把“课堂”搬回家中,家长犯愁了,而学生却偷着乐。


为了让家长尽快营造适宜学生上课的学习环境、备齐听课设备,更快速地帮助学生领会全新的上课要求,我制定了逐项推进的线上学习“云规范”。



“云会议”明晰“云规范”


接到在线教学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就通过“问卷星”排摸了学生居家学习的环境和电子设备情况,然后,利用腾讯会议召开了小干部会,共同讨论、制定我们班级在线学习的基本规范要求。


随后,班级召开了“云家长会”,并请学生一起参与,共同明确将要实施的在线学习“云规范”。


如:确定上线时间、统一名称标注、列出听课设备的要求等;


会议中,班级小干部示范了居家“云课堂”学习环境的布置要求,并及时调适了每个学生上课视频拍摄的效果;


同时,还通过布置线上学习的“预习作业”,让全体学生演练了如何上传“云课堂”的作业。


“云规范”的逐一明确、演练落实,都是为了确保学生周一能顺利进入“云课堂”的学习。



“云规范”守护“云课堂”


在最初两天的线上班级管理中,落实“云规范”成了有序开展线上学习的首要任务。


我只要一有时间就通过线上开麦来纠正学生的坐姿、仪容仪表、课桌物品摆放、摄像头位置等,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每天的“云课堂”学习。


短短一周,学生们不仅能把“云课堂”的规范要求落实到位,还在班级线上分享会中,晒出了避免违纪的“小贴士”。孩子们还和老师一起讨论、升级了原有的“云规范”,让规范能更好地守护“云课堂”。



此刻,家长悬着的心放下了,学生放飞的心也收回了。


“云制度”保障“云空间”


隔屏守护,还能延续高质量班建吗?


只要心中有谱,“云班建”照样能严纪律、展风采。


学生们在遵守班级的“云规范”基础上,我和班级小干部们还一起制定了“云制度”,共同保障学习“云空间”。


通过进行网格化、模式化、序列化的班级特色建设,不仅培养了小干部们的管理能力,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



“网格化”搭建班干部管理实践平台


由于线上课程中频繁交错合班的特殊安排,上课人数清点难题便显现出来了。


我巧借了小队长和值日班长的眼睛,先由小队长来确认视频窗口中所有成员出席的情况,再由值日班长汇总最终人数上报给班主任老师,通过这一“网格化”的汇报形式,大大提升了点名的速度和精准度。


如今,在一百多人合班上的“云课堂”中点名,清点时间仅一分多钟,在本班上课中,更是仅需几十秒。


与此同时,我还培养起了班长的“眼力”,及时纠正同学们进课堂报到时的不规范行为,如:仪表仪容、摄像头位置、课本准备等。


班干部的协同管理为每节课前的准备提供了双重保障。每次的进出转班时段也成为了班干部们责任心、工作力的试炼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已能让老师从“台前”安心地转入了“幕后”。


“模式化”开启分级监管的自律通道


学生在”云课堂“听课过程中,“转台””摸鱼“的现象成为了监管的一个大难题。


若能同时用两部设备,分别从正面和侧后拍到学生的听课神态和听课屏幕,确实是很理想的保障方式,但由此会增加进入“云课堂”的设备数,给点名造成压力。


因此,我通过对学生听课自律程度的考察,来提出摄像头数量和开麦与否的要求。



云课堂学习两周来,在班级建设规范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在分级监管模式中,用实际表现选择了自律模式听课,只有极个别学生因缺乏自我约束力,被要求用加强监管模式,这也正是我设立此项管理模式的初衷。


“序列化”增强班级凝聚力作后盾


线上班级建设中,师生、生生交流的形式过于单一,会导致班集体的凝聚力减弱,让班级建设初期的心血付诸东流。


首先,我制定了班级每日“云”活动计划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线上展示的舞台。这不仅为他们的居家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而且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当然,活动评价必不可少。除了成果展示,我还通过召开“云表彰”、颁发“云奖状”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线学习的两周,通过互动展示等云活动,增进了学生间的融洽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去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的机会。


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期待着踏进明天的“云课堂”,成为主讲、成为主唱,成为分享者 ……


“云小队”助力“云成长”


云端互动,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成长需求?


防控疫情居家学习,孩子们同龄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互动大大减少。


为了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开展,我所在班级的孩子们在晓黑板、微信等平台上都建立了班级群组,便于老师和家长、学生及时沟通学习活动,但在这些群组基本是以老师和家长沟通为主,同学之间的互动极少。


于是,我和小干部们商量了一个对策,把线下的小队组建搬到线上,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按照少先队小队建制方式成立“云小队”,每个小队5-7人,选出正副小队长各一名,组织开展平时“云上小队”活动。



活动载体依托晓黑板平台,每周至少开展2次活动,并需要邀请一位任课教师和一位家长志愿者作为小队辅导员参与其中。


两周以来,孩子们在各自的小队分享交流居家学习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解决了部分同学的云端学习问题。


同时,通过班级互动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小队里尽情地展示自我风采,缓解了居家学习对校园、班级、同学的想念之情,更是为同伴交往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生在“云小队”里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网课期间,拿什么拯救孩子的视力?...

人间真实!“看一眼上网课的娃,血...

呵护“睛”彩“瞳”年!给“网课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