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班主任来支招:成为小学生前,有哪些“必修课”?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第一教育 发布时间:2022-05-20 15:22

摘要: 疫情期间的幼小衔接,需要家长精心准备,和孩子一起学习。

“我即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要去到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学校在哪里呀?”


“哥哥姐姐们的文具用品真好看,我也好想拥有啊!”


受疫情影响,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幼小衔接的工作也将在家中,由爸爸妈妈们一同协助来完成。


在家庭环境中,幼小衔接如何做?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做好心理和行为上的准备?


今天,来自筑桥实验小学低年段负责人、资深班主任李洁秀老师,为家长们带来了满满干货!


要成为小学生啦!

我很自豪


李老师表示,家长要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们对未来的小学生活产生憧憬和向往。


父母也可以这样告诉他们:“你即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哦!”


李老师从和小朋友们的交流中了解到,有些孩子在看到家里哥哥姐姐们的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后,会特别羡慕,他们对一年级的好奇心体现在学习用品上。


这在孩子心理上,将会是一种特别美好的感受。


二年级筑桥使者为新生介绍学校


新生体验日筑小桥完成破冰游戏


李洁秀老师也给出了这样一些建议——


开启一个话题


家长们可以在平时和孩子的聊天过程中,开启相关的话题。


和孩子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聊一聊,成为小学生后需要做的事;了解一下孩子印象中的小学生活是怎么样的……


在听完孩子的畅所欲言后,家长们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做个补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学生活。


收集与小学相关的内容


由于现在孩子们处于居家状态,李老师建议,家长们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或网站找一些相关照片和视频,让孩子们提前“云探校”。


每个孩子关注到的点可能都是不同的,李老师说:“有些孩子甚至还会注意到,学校的校服真好看呀,我也想快一点穿上!”“这位老师的笑容好亲切,我非常喜欢!”


等到线下开放后,家长们也不妨带着孩子实地去校门口看一看,并告诉孩子:“你以后每天都会来这里上学,我们会送你到这儿哦!”


李老师将步入小学比作去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只有对新环境了解越多,才能更快地去适应和融入。


筑桥定制新生校园介绍手册


仪式感不能少


步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们要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


李老师建议,开学前,爸爸妈妈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用品。


此外,在领到崭新的校服后,也可以让孩子穿上后拍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入学照。


在饭桌上,鼓励宝贝们大胆地和家人们介绍自己即将就读的小学,从而产生自豪感。


新生体验日建立小学生的仪式感




养成好习惯至关重要


李洁秀说:“真正有能量、有能力、有潜力的孩子是那些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会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


李老师从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学习习惯


会倾听


李老师认为,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适应期中,老师最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专注地倾听。


“眼睛看、耳朵听、身体不动、心思考”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是适用的。


专注力


在专注力方面,每个孩子的耐性都是不同的。


或许,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挺专心的呀!”


但是,李洁秀提到,有些孩子在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时,会非常地专注。


然而,现在所指的专注力不仅仅是孩子们喜欢的事,而是一个孩子在参与活动、阅读、学习、老师指引观察的时候,孩子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


为此,李老师提出,家长们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


比如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爸爸妈妈们可以这样说:“你看完这本书之后,能不能和我分享一下呢?”“书中好像讲到了某件事,你看完后能告诉我吗?”


李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理解了某个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述和总结,不知道如何用规范的语言将看到、听到的内容说出来。


所以,李洁秀认为,专注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写能力


李老师提到,很多家长都曾犹豫过,学龄前孩子是否需要提前训练书写能力。


也有一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后,产生过这样的疑惑:孩子写得很认真,却还是感觉缺少力度。


李老师建议,家长们不一定要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的书写能力,而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训练孩子小手的小肌肉。


在家中,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一起做一些小家务、做手工、绘画、跳绳等方式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


李老师也告诉广大家长们:“不要过早地让孩子练字,一个原因是过程过于枯燥,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难以接受;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手部的小肌肉还没发育完全,用力过度也会导致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握笔姿势错误、写字时身体歪斜等,也会很难纠正。”


写字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家长需要从身边小事开始训练孩子,慢慢地去辅助。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储物柜


生活习惯


在幼小衔接阶段,也要注重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李洁秀老师指出,学校非常关注低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其中,最为基础的便是收纳和整理。


李老师说,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很好的收纳和整理的能力,对学习也会有促进的作用。


这样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家中就能训练。


一个阶段完成一件事


“比如在孩子画画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把所有用过的画笔都收纳进一个袋子里。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给他们增加一件别的任务。”


制作收纳小卡片


“当孩子面对一堆物品无从下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给这些小物件排序,把收纳顺序写在小卡片上,再将这张小卡片贴在袋子或盒子上。”


二年级筑桥小使者介绍用餐礼仪


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在学校与小伙伴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和友善。”李洁秀说。


孩子在入学后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沟通;遇到困难时,如何向老师或学校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李老师为家长们提供了“一起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建议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模拟练习。


这7个步骤包括邀请谈话、倾听孩子的想法、说出家长自己的感受、表达感谢、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出方案和约定回顾。


孩子们正式成为一个小学生后,在新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看到自己的小进步,帮助孩子学会倾听、理解、表达自我,也是非常实用、实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在新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们在相互交往时,会遇到问题和矛盾。


我们时常用“我句式”来孩子表达和沟通,比如我对(某件事)感到(感受),我希望(帮助支持)。


比如小朋友在未经允许的情况去帮助其他的同学时,时常会有一些沟通的纠纷。


如果这位同学学习用“我句式”去沟通,会减少矛盾帮助表达的效果。


“我看到你拿走我的书,感到很紧张。”


“我希望我能自己交。”


……


如果小朋友之间有问题和矛盾出现时,引导他们达成一个双方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在家里时,家长们也可以时常练习去帮助孩子们寻找和问题相关 、尊重对方、合理、有帮助的方法。



筑桥班主任使用绘本引导孩子的规则意识


此外,李洁秀老师也为广大家长们推荐了几本绘本,帮助各位准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各位大班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读一读哦——《校有校规》、《权利和义务》、《怎样才算好学生》、《大头鱼上学记》、《同桌的阿达》、《小阿力的大学校》、《上学》、《烦人的兔子》。


送给家长们的话:


“不管这是你的第几个孩子,家长都要做好准备,去陪伴Ta度过幼小衔接时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坚定而温柔地去包容和接纳他们的不足。”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提升技能、理性消费、思考人生……...

他们是老师,也是志愿者——母子上...

疫情中,他们依旧优雅、善良!这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