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开心、闹别扭?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有三不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上海家长学校 发布时间:2023-06-06 13:00

摘要: 面对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倾听,让孩子将情绪表达出来。

先来看一段小短片:



我们可以看到,片中女孩的妈妈关注点一直在孩子怄气不吃饭这件事上,选择了对抗,决心要“制伏”她。


生活中时常会有孩子闹情绪的情况,有的孩子不理人,有的孩子不吃饭,甚至会有孩子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如果孩子开始闹情绪了,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这里有几条建议给到大家。


不要急着去“压倒”孩子的情绪


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像短片中的妈妈一样,有些家长遇到孩子闹情绪时容易先关注表象,急于让孩子“恢复正常”,容易说出“不许哭”、“难受有什么用”一类的话来。


在这里小编建议各位家长,当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即使我们心中已经对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孩子可能只是需要一次情绪的宣泄,一次对我们的倾诉,帮助情绪中的孩子最好的方法不是帮他解决问题,是倾听。


为什么说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在解决问题前,先应对孩子的情绪,安慰秘籍第一条,就是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


不要光提建议


要在倾听中多提问题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情绪时,想的是尽快把事情解决,因此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提出许多建议,希望孩子采纳。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来求助的,他们想得更多的可能是:


“怎么偏偏就是我?”


“我好委屈”


“为什么没人理解我?”


如果这时给孩子提一堆建议,等于是在挡住孩子的情绪出口,让孩子觉得


“你就是想赶紧解决问题,


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


孩子有了情绪,最需要的是让他们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而事情本身他们可能自己会解决。


我们要做的,就是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多用提问来代替建议,建立“反射式倾听”引导孩子说出想说的话。


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孩子表达情绪,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反射式倾听



不要讲大道理


要建立同理心


面对孩子情绪的发泄,有些家长会讲大道理,想要去“教育”孩子。


有的家长会拿自己经历说事:“我当年比你困难多了,不也一样过来了。”


如果家长只想着让孩子马上平静下来,实际上是在和孩子说:


“你的情绪是不对的。”


“你不要无理取闹。”


孩子听来,就可能会觉得:


“爸爸妈妈不想听我说。”


“他们根本不理解我。”


孩子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眼中的困难,与家长眼中的可能完全不同,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去共情孩子。


如何共情孩子?



总结下来,面对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倾听,让孩子将情绪表达出来。


孩子们很强大,只是需要片刻的宣泄,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自己走出情绪的困扰。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老师乐当学生,和兴趣约个会,解码...

这位老师把纸揉成团,却让网友怒赞

新学期到了,你家孩子的目标定好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