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航,依托民航,服务民航!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当好民航职业教育服务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嘉慧 发布时间:2024-09-24 10:36

摘要: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当好民航职业教育服务者,为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院校而努力。

“出了龙华站地铁,映入眼帘的便是近两年修葺一新的龙华古寺景区。景区旁龙华烈士陵园正门对面百余米处,就是与学校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龙华机场候机楼旧址,也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会是西岸图书馆。浓浓书香定会让民航学子受益匪浅。”这段由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锋在《全国民航职工文学作品集(2023年)》中撰写的龙华之景,表露了他对龙华、对学校的深厚情感。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徐汇校区)坐落于龙华机场候机楼旧址旁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不难发现其强烈的行业属性。2012年5月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之际,时任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嘱托广大师生员工牢记“民航强国,教育先行”,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工会始终立足民航、依托民航、服务民航,为民航行业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懈努力。


弘扬敬业奉献精神

打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民航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民航行业人才的质量,影响到中国民航强国梦的实现进程。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院2023届毕业生总人数3160人,就业率为97.6%,毕业生深受业界企事业单位欢迎,在民航各领域岗位发挥着行业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民航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在2023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中,民航职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师团队成为全校首个入选的教师队伍。


“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有一份自信的态度。”面对团队内的青年教师,民航维修学院院长、教授罗玉梅是这样传授“教学真经”的。曾经有一个前往企业一线实践学习的机会,团队中两位教师积极报名参加。事实上,这是一份“苦差事”:提供实践学习场地的企业离他们的住处很远,每天通勤需要两三个小时,但他们从未缺席,冒着高温酷暑加入企业改造组,跟着车间师傅做企业技改项目。在最终总结中,两位教师获得了优秀学员奖、市级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成果转化一等奖。而为了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支团队还在罗玉梅的带领下先后建成第46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上海市集训基地,将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和民航飞机维修行业规范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中,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目标。在他们的背后,少不了院工会的身影。院工会和民航维修学院共同整理了团队事迹,在学校内网、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宣传,传递着当代民航精神的正能量。


除此之外,院工会还积极配合学院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学院不仅获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还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入选“东方英才计划”1人。校工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研修、教学竞赛,教师团队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20余个。


展现“半边天”力量

为培育巾帼标兵添砖加瓦


在民航职院中,女教职工占据了全校教职工的60%。如何服务好女教职工,满足她们的需求是院工会重要的工作之一。


“像刚刚提到的罗玉梅,她就是经由院工会推荐申报的华东民航五一巾帼标兵。”院工会相关干部介绍道。多年来,院工会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在全院教职工中选树先进典型,为她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亲和微笑的状态下为旅客进行客舱服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在《客舱服务》这门课程中,民航乘务学院航空乘务教研室专业教师李娜亲切地展示着课程要点,她结合课堂实务与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将课程中的精华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作为学院分工会主席,她还关心着学院每一名教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我们的工作是负责培养未来的航空乘务人员。无论是作为分工会主席,还是作为专业老师,我都以身带教,将服务的精神传递给每一名教师与学生”。看到李娜严于律己、热爱事业的品质后,经院工会的推荐,她获得了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


除罗玉梅、李娜之外,在院工会的助推下,学院广大女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民航英雄机组精神,涌现出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助理郑婷婷、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计划财务处等集体和个人,成长为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华东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院工会充分发挥女教职工“半边天”作用,积极安排她们参加培训学习,促进、提升一线优秀女教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她们的工作绩效。


着眼于满足女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院工会还打造幸福关爱女教职工系列服务品牌,提升她们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在徐汇校区,院工会因地制宜地建成“爱心妈咪小屋”,为“三期”女教职工提供私密舒适的休息场所;浦东校区的“爱心妈咪小屋”也正如火如荼地规划中……每年,院工会还会为270多名女教职工准备“别样”关爱,让她们在特殊的日子里也有专属福利。


职工社团百花齐放

提升教职工归属感幸福感


这边垂钓中心里,垂钓爱好者比拼着耐心与技巧;那边体育馆内,羽毛球、乒乓球在教职工挥拍中来回“飞跃”;素质拓展社组织的旱地冰壶、射箭等趣味活动在火热进行的同时,观赛教职工们欢呼叫好,不时被场上的各种“意外”逗乐。“这可不是学院组织的比赛,而是由教职工自发在一起开展的职工社团活动。”青年教师小吴笑着说。



在繁忙工作之余,支持自发结成各式各样的职工社团正是院工会调节教职工身心健康,增加他们归属感与幸福感的“最佳答案”。乒乓球、篮球、自驾车俱乐部、航空医疗救援创新学社……14个职工社团在院工会印发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职工社团管理办法》指导下,独立自主开展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展示了大家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当上级工会组织开展比赛活动时,我们还能从职工社团中抽调出文体骨干,组成院教职工代表团队,为学院争取荣誉和树立形象。”院工会表示。


新学期了,民航职院工会干部们又全情投入到各项服务工作中,以保障教职工们在校的工作状态、生活需求。未来,院工会将继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激发民航职业教育人才的潜力,为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院校而努力。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凝聚教工合力,共促学校发展,上海...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会打造青年...

守护教师权益,当好职工娘家人,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