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中风”风险吗?专家教你如何自我评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中山医院,杨秉辉 发布时间:2020-10-23 17:03

摘要: 预防脑血管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关注,自己应该评估一下。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预防脑血管病需要从我做起。


预防脑血管病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关注、需要我们自己关注:我们自己应该评估一下:我是否属于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我有无相关疾病?这些疾病是否已经有效控制?我的生活行为是否健康?我将如何纠正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中风”这病的知名度在中国比“心梗”还大,原因是脑血管病、在我国民间皆称之为“中风”,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死病因。


中风之病除有颇高的病死率外,还有甚高的致残率,轻则半身不遂、影响身体的活动,严重的甚至影响语言与进食。在这一点上、中风的后果实在比心肌梗死还要严重。



“中风”的分类


中风或称“卒中”或“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两大类。


主要的病理基础是给脑组织提供血液的动脉血管或是阻塞不通了或是破裂了,血液不能输送到相应的脑组织中去,这些脑组织缺血、缺氧以致坏死,其情其景与心肌梗死并无二致。


心肌梗死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损伤了冠状动脉而起,中风亦同样因此因素损伤了脑动脉所致。故常合称为“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如今在经济较为发展的国家中已成为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我国居民死因中、心脑血管病占了44.2%。我国的心脑血管病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一是脑血管病更多于心血管病,二是脑血管病平均发病年龄66.4岁,较西方国家居民要提早近10年,甚至有约15%的病例发病于50岁前。


我国脑血管病的这一“多”、一“早”两个特点更是说明了我国防治脑血管病的艰巨性。


我国政府已经公布了旨在促进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2030》的文件,为了落实这一战略性文件、推动中风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还提出了一个“减少百万(因脑卒中所致)新发残疾工程”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


欲达这一目标需大力加強脑血管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与适宜技术的推广。后者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和取栓治疗等技术的推广或者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努力推行。而防治知识的普及则需医卫专业人士、传媒机构等密切合作,面向广大民众切实推行。其中的重点应是对相关疾病的防控及对不良生活行为的纠正。


高血压损伤动脉血管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高血压更是出血性中风——脑溢血的主要诱发因素,甚至有“没有高血压便没有脑溢血”之说。我国高血压病人数众多,已治疗者的有效控制率虽已提升至30%左右,但仍有上亿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未能满意控制,更有几乎相同数量的高血压病人未知、未治,极需重点加強对高血压的防控工作;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脂肪代谢的紊乱,我国约有近1/3以上的成人脂代谢紊乱,而对调脂治疗多有不准确的说法和担心,以致多数未获有效治疗;增高的血糖对全身的大小血管而言,几为“毒性物质”。心脑血管病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主要的致命并发症,糖尿病病人甚至最终70%命丧于此。故降压、调脂、降糖实为预防脑血管病的必备前提。



如何预防和控制


预防脑血管病还不止要控制这“三高”,心房颤动是许多心脏疾病的后果,它不仅使心脏搏血量减少、影响心脏的功能,引发脑梗塞更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心房颤动时部分血液在心房中滞留、涡旋,极易形成小的血块,如脱落下来,便有可能进入脑血管中,造成梗塞,是为我国缺血性中风主要病因之一。


故心房颤动之初发者宜尽量以药物或射频治疗等方法纠正。若不能纠正而转为持续性、慢性房颤者则需服用抗凝药物,以防血块的形成。


据报道:我国房颤病人使用抗凝治疗者仅二成,大量的房颤病人暴露于脑血管病风险之中,极应引起重视。如今还有作心耳封堵治疗以防血块脱落者,则需由专科医师斟酌施行。


与脑血管病相关的不良生活行为中,吸烟、嗜酒是主要问题。烟雾中的毒素损害动脉血管的内皮、为动脉粥样硬化创造了条件,故吸烟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亦较严重。烟雾中的尼古丁还有收缩血管、促成脑梗塞的作用。过量饮酒时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可能诱发出血性中风。故为预防脑血管病计,宜戒烟、忌酗酒。


高脂饮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盐饮食易致高血压,而此两病恰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故饮食宜乎清淡。


缺少体力或体育活动者,若过度饮食,极易引起糖尿病,而糖尿病又是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因,故必需重视体力或体育活动。


脑血管病似乎还青睐中国人,据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栁叶刀》报道:全球25岁以上人群脑血管病风险为24.9%,而我国则为39.4%,这一估计的绝对值或许偏高,但我国近年来对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显示:在900多万人的筛查中发现脑血管病高危人群130余万,即约有1/7的中年以上人群具有发生脑血管病的风险。面对我国5.6亿40岁以上的人口,8000万具有脑血管病风险的人群,如何化解他们发病的风险,降低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减少新发的残疾,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


责任编辑:孙明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你有“中风”风险吗?专家教你如何...

中风后瘫了就认命吧?不!早治疗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