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高校毕业生,即将加入打工人行列。想成为快乐打工人,先做好这些准备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颜彦 发布时间:2020-11-21 15:22

摘要: 想成为一个打工人,必须要了解打工人的特点,快来对照一下,你准备好成为一名合格的打工人了吗?

2020年,800多万高校毕业生即将加入打工人的行列。

这一年,也无疑再次刷新了“最难就业季”,毕业生们一边被网络传来的各种大厂裁员,小企业破产的消息袭击,一边看着自己因为疫情而空白的无实习简历,吐槽着叮叮、腾讯各种会议软件几乎无效的美颜效果在网上云面试,迎接即将成为“打工人”的未来。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大家一起来划重点!!


“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亦或是中层领导、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人”

想成为一个打工人,必须要了解打工人的特点,快来对照一下,你准备好成为一名合格的打工人了吗?


标准 1

对现实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就连为什么打工,打工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当今社会的就业择业,真正成为了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与社会需求提供的岗位、薪酬、待遇、公司文化的动态匹配与双向选择。清醒的准打工人需要认认真真地分析、选择和准备,才能真正找到合适的岗位,成为一个快乐的打工人,而不用像那个悲伤的答案:一毕业就开始用灵魂换钱。

在成为“打工人”的道路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心理陷阱:


从众心理

大家都说这个公司好,我也投这个公司简历!

老师推荐的热门职业,必须投一个!


自卑、自负心理

我没什么特点,海投简历吧,有个地方要我就行。

不是改变世界的企业,怎么配得上我这过人的天资!


攀比心理

同宿舍的都进了鹅厂,我怎么能去不知名的企业呢?


依赖心理

工作有老爸老妈搞定,我只负责躺赢!


这些想法都是让毕业生从800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加入“打工人”行列的拦路虎。成为一个打工人,需要的是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认识职业。


四个步骤

通过职业测试、询问同学、老师、家长和熟悉的朋友来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优势;

通过自我观察、实习体验、课程分数等信息来梳理自己的能力长板与强项;

通过招聘岗位描述、相关企业从业者采访来了解职业需求和与自己的人职匹配度;

通过培训做好简历制作、笔试、面试技巧与礼仪的准备工作。


标准2

“打工人”对于打工的态度都非常积极,起早贪黑不怕累,从不迟到不早退,没有假期也无所谓,因为“打工人”有钢铁般的意志、炙热的情怀。

求职路上多坎坷,心里像坐过山车。今天参加招聘会一份简历也没投出去,明天进入二面的岗位最终以一个谢谢参与的电话结束,隔壁面霸的录用通知收到手软,万圣节夜里没有offer的毕业生就像一个没人收留的孤魂野鬼。

可能会感到焦虑,经过这么多的激烈竞争,挫败,未知,恐惧都会让毕业生心烦、易怒、心慌、沮丧,在等待的过程中失去了平常心。


平常心

也许会产生自我怀疑,骄傲、自尊和优势在一次次的求职竞争中以录用结果的形式被告知,被选择,于是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交流,一碰就炸,一点就燃。

遇到挫折时,一方面需要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合理调整期望值,毕竟理想要靠能力来实现;另一方面也要给自己加油打气,不轻言放弃。高楼起于垒土,将相起于草莽,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人鼓起勇气,去迎接每天的失败与挑战。


积极暗示

打工人需要经历的,可不仅仅是求职过程中的这些小考验,在求职的过程中加强心理上的修炼,建立自我认识,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等待的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炼成钢铁般的意志、炙热的情怀,更容易适应职业生涯。

每个毕业生都在求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觉醒,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找到热爱,虽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经历漫长的找寻后真正实现“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工作”,但找寻的过程,却是每个人独特的经历,加油,成为一个快乐的打工人。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孙明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800多万高校毕业生,即将加入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