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受伤的“脚踝”,如何让它变得强健有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龙华医院 发布时间:2021-03-05 19:01

摘要: 足踝部步行时承受的力量是人体体重的2~3倍(跑动时更高),健康的足踝对我们工作和生活很重要。

一个人一年内起码要走一百五十多万步,一生中步行长度起码可以绕地球4圈,这是多么惊人的数量。而且足踝部步行时承受的力量是人体体重的2~3倍(跑动时更高),可见拥有一双健康的足踝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有多重要。


脚踝与经络气血的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胫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意思是在人体运行的经络中,足少阳胆经会循行经过足部外踝这个位置,如果胆经气血充盛,自然会濡养关节,使得外踝有力、肌肉丰满。如果血多气少,那么外踝皮坚而厚,活动时会感觉缺乏弹性。如果血少气多,外踝皮肤薄,筋骨软而不坚实。如果血气都很少,那么外踝周围肌肉薄弱,就会很瘦。这是中医典籍里较早描述脚踝与经络气血关系的,可见古人也很早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关注足踝关节健康


足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也是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运动健身理念的增强,特别是跑步、健步走、球类运动的增加,足踝的损伤也越来越多,还有受寒也是常见的诱因。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处理足踝疾患,还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的不适或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判断脚踝是否健康有力


1、皮肤 看足踝部皮肤是否有皮疹、胼胝、水泡等,是否受到刺激而发红。



2、血液循环 看足趾的颜色,发红,发紫还是暗色。按压足趾甲使其变白,一般正常人放松按压后,甲下颜色会在2~5秒钟后恢复。


3、灵活性 用足趾夹取小球或毛巾,如能完成,说明足趾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踝关节的灵活性可用以下方法测试,前足站在一个台阶上,足跟向下放,如感到跟部疼痛,停止测试,如感到跟部或小腿有一些牵拉,可通过锻炼改善踝关节灵活性,如果可顺利完成此动作,说明踝关节灵活性较好。


4、感觉 可用稍尖锐的物体(注意不要划伤皮肤)擦拭检查双侧足踝部位对比,并可和身体的其他部位比较看是否一样。


5、疼痛 在足踝的任何部位应该无疼痛。


6、平衡能力 闭眼后伸出双手单足站立,一般40~50岁可站立10秒钟;50岁后可站立7秒钟。


7、足弓检查 是否有扁平足等。


8、在日常生活中走、跑、跳等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形式,尤其落地后人体主要是通过足在地面的轻微晃动或者是踝关节的小幅度旋转来达到最终的身体平衡。所以还要看运动时或运动后足踝局部是否有疼痛、酸楚、肿胀或不稳定等情况。


预防和调理足踝部不适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因为好的运动鞋可以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提供足够的缓冲力,保证足踝部在运动中有很好的支持,减少伤病的发生,必要时佩戴护踝保护。


运动前要进行拉伸和充分热身,让身体做好运动的准备。


不要从高处跳下,走高低不平的路时注意路况,长途跋涉、上下楼梯或爬山时尤其不要使踝部韧带过度疲劳,以防突然扭伤。脚踝扭伤大部分都是由于自身不重视造成的,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特别要注意。如果发生足踝部扭伤急性期可以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严重者还是建议到医院检查,排除骨折或韧带损伤。


平时很多人出现的脚踝处酸困、酸痛是因为经脉滞涩,气血不通,不能濡养筋肉所致。也可以予以中医调理,如手法、中药口服、膏药贴敷、针灸、熏洗等。


如何锻炼才能养护脚踝


日常有一些简单的保健方法,可以让脚踝变得更有“力”,具体如下:


1、运动前进行拉伸和准备运动,做好保护工作,减少足踝部扭伤的可能。


2、脚踝不要受寒。尤其是冬天的时候,不要让脚踝见风受寒。穿裤子穿鞋的时候,脚踝不要露出来。


3、平时注意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有利于体能状态的调动。


4、经常可以摩脚踝部位的悬钟穴、解溪穴等,扭转脚踝或拉伸脚背等,对于调畅经气,促进脚踝部位气血运行有帮助。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容易受伤的“脚踝”,如何让它变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