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欠连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卒中的危险信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上海女性 发布时间:2021-04-07 17:18

摘要: 哈欠连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风了……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了呀!

大白天就呵欠连天时,不少人会用“春困秋乏夏打盹”调侃自己,但他们不知道,有时候,频繁打哈欠可能是卒中的一种危险信号。临床资料显示,70%以上的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


为啥人在春天容易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疲倦、睡眠不足时打哈欠,医学上认为是由于大脑缺血、缺氧所致。打哈欠可以使肺部得到扩张,颅内压下降,静脉的回心血量和输出血量均会增加,从而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脑部温度,改善脑部缺氧状态。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人们特别容易在春天打哈欠,主要是因为经历一个冬季的“蛰伏”,收缩的表皮毛细血管在春暖时节会逐渐扩张;皮肤血管血流量一下充盈起来,大脑就会相对冬天血流量减少,出现大脑特别是脑干缺血缺氧的情况。因此,春天时,每一两个小时打1-2次哈欠都属于正常现象。


有种哈欠是卒中前兆


如果频繁连续打哈欠,意味着大脑缺氧情况比较明显,此时就要引起注意。打哈欠这个动作是由脑干控制的,一旦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频繁哈欠,建议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干病变引起的缺氧。



除了频繁打哈欠,当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也应考虑脑卒中可能:


1. 一侧肢体(伴随或不伴随面部)无力或麻木。

2.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 双眼向一侧凝视。

5.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 眩晕伴呕吐。

7.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 意识障碍或抽搐。

其中,前3种症状最常见。


3个口诀帮你识别中风


第一个为: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第二个为FAST口诀:

Face(面部):微笑时面部是否对称;

Arm(手臂):抬起双臂时是否有一侧垂下去;

Speech(言语):说话的发音是否奇怪;

Time(及时):及时拨打120。


第三个为中国特有的120原则: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有以上症状,应马上拨打“120”。



预防脑中风,多做4件事


1.补充两大“营养素”


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脂肪酸,有预防脑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现代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之一。


补充叶酸

叶酸能促进高半胱氨酸转化为对血管无损害的蛋氨酸,还能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浓度,进而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2.减少“两物”刺激


香烟

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肌球蛋白异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且尼古丁还会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增加血流阻力后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酒精

酒精有很强的兴奋神经作用,容易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易加速脑中风的发生。


预防两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被视为中风的最危险因素,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容易诱发脑梗。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代谢障碍或异常的表现,加上体内长期高血糖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并损伤血管,血液流动缓慢就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血栓流经大脑就会诱发中风。


常做两个“清栓”动作


按摩颈部少中风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这样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


空抓手防脑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经常锻炼左手,可以锻炼右脑,减少病变发生。


哈欠连天不一定是犯春困,也可能是快中风了……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了呀!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品春】比补觉还管用!多吃这些“...

你有“中风”风险吗?专家教你如何...

中风后瘫了就认命吧?不!早治疗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