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习惯”再坚持下去,你的身体可能会越来越差!可惜很多人却不知道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25 16:10

摘要: 常说:吃得饱,身体才好。但是,过度饱食,其实很伤“心”。

为了健康,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养生,但是你知道吗?很多人自以为的“好习惯”,反而影响着身体健康,


哪些误以为的“好习惯”其实很伤害身体呢?


伤心的“好习惯”,吃得饱,身体好


常说:吃得饱,身体才好。但是,过度饱食,其实很伤“心”!


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而在消化食物时,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显得不足,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伤肝的“好习惯”,吃保肝药,护肝保肝


有的人没有出现任何肝病症状,但喜欢长期吃保肝药,认为只要服用,肯定百益而无一害。有些厂家也借此宣称,连续少量服用保肝药,可有效防止肝炎病毒入侵人体,具有防病作用。



在完全不需要用药的情况下服用保肝药,甚至会加重肝脏负担。肝脏担负着人体解毒的重要任务,尽管保肝药一般来说不会对肝脏造成伤害,但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胡乱服用不需要的药物就等于给肝脏增加了不必要的解毒任务,加重肝脏负担,反而不利于肝病治疗。


伤胃的“好习惯”,喝粥可以养胃


白粥一直是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而粥易消化,喝粥能养胃的说法也是深入人心,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喝粥不一定都养胃!对于胃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常年以粥为主食,胃能力就会退化变差。对于溃疡患者来说,不管是喝粥还是吃稀饭,都会导致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大量的胃酸会严重刺激胃部溃疡面或者胃黏膜,阻碍溃疡创面的愈合,甚至加重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也不能喝粥养胃,因为喝粥会大幅度提高胃酸的分泌,而且粥是流体,进食过多会导致胃部更易反流。


伤膝的“好习惯”,走路身体好,每天万步走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运动。但是,走路过多,就会对膝盖产生损伤。


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正所谓“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


伤腰的“好习惯”,腰不好,要睡硬床板


中老年人不适宜睡太软的床垫,但睡硬板床也并不是让人撤掉床垫、在硬床板上铺上床单就睡,只是区别于软床垫的一种说法。


专家表示,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腰痛症状缓解。但如果直接睡硬木板,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床板上要垫3~5厘米的软垫。


伤食道的“好习惯”,趁热吃,对身体好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趁热吃、趁热喝”。然而,每一口烫嘴的食物或热饮,都会对食管、胃带来一次伤害。


医生提醒,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是36.5℃~37.2℃,能耐受的高温是50℃~60℃,高温食物从口腔进入胃部的过程中,三个部位都很受伤。


伤肠道的“好习惯”,改善便秘,喝清肠茶


许多人常常购买市面上的清肠茶,认为可以帮助改善便秘。但是,这反而会伤害自己的肠道。


医生指出,市面上的清肠茶里基本上都含有番泻叶、大黄等有刺激性的泻药。喝完的确能够加快肠蠕动、促进排便,但是这些药物中大多含有蒽醌类化合物,会刺激肠黏膜神经。如果长期用,靠自己排便会越来越难,只能用更多更强劲的药物,从而产生药物依赖。


伤私处的“好习惯”,内衣内裤天天消毒更干净


不少女性朋友为使内裤清洁,会用消毒液来清洗内裤,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


用消毒液浸泡内裤,不仅不能完全有效杀灭上面残留的有害细菌,比如真菌,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清洁不到位,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从而引发私处各种问题和病症。而且,一些强效消毒液,有着很强的刺激性,也极容易残留,还有一些以对氯间二甲苯酚为主要原料的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杀菌成分不溶于水的特性,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形成苯酚,危害身体健康。


伤肾的“好习惯”,浓汤有营养,要多喝


现在不少人爱喝“浓汤”,认为久熬的骨汤、浓汤有营养,可以补身体!但过于追求“老火汤”,或者喝汤太多,会与肾病产生一定关联。


炖煮时间过长,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高嘌呤的摄入,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血尿酸的升高或尿酸水平的骤升骤降,除了会引发痛风急性发作外,还可能会损害肾脏以及心血管。


此外,“靓汤”香浓,原材料里少不了鸡、鸭、猪骨、猪肺等肉类,富含蛋白质,如果饮汤再食“汤渣”,日日如此,高蛋白代谢要经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会增加肾脏负担。


责任编辑:谢静怡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你最离不开的这个味道,却正在步步...

29岁就得了肠癌?结直肠肿瘤正在...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日处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