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朱奕奕主任医师: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慧 发布时间:2021-11-26 10:36

摘要: 疾控人是抗疫最前沿的“侦察兵”,流行病学专业背景的朱奕奕坚信“数据会说话”,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

【劳模风采】


朱奕奕,复旦大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博士,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急性传染病防治科主任医师,长期奋战在输入和新发传染病防疫一线,2020年1月随上海疾控援鄂工作队赴武汉抗疫。2020年3月30日,荣登《上海援鄂医疗队英雄榜》。获得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心声】


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



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明亮有光,素颜,衣着朴素,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是从轮廓中仍依稀可见,这是个美丽又坚强的女子。“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谈起自己,朱奕奕略显腼腆道。


2003年SARS暴发那年,朱奕奕加入上海市疾控中心,之后就一直战斗在传染病防控一线。18年来,她参加过上海所有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应对工作,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登革热等重大疫情……


朱奕奕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应急出动了,而2020年大年初一,她匆匆奔赴武汉的那晚,一辈子难忘。作为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首批防控专家组成员,她逆行出征67天,在武汉通过疫情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判疫情趋势和提出措施建议,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疾控人是抗疫最前沿的“侦察兵”,流行病学专业背景的朱奕奕坚信“数据会说话”,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在分析数据的同时,只有深入现场,才能讲明白数据背后的故事,提出真正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建议。”她说。


回沪后,朱奕奕又马上投入上海的抗疫中,参与了数次零星散发疫情的流调工作。“疫情未散,这根神经就会始终绷紧。”


紧张的疫情形势前,她枕戈待旦;保障重大活动,她全力以赴。前不久,她加入进博会防疫专班,忙于各类保障和应对准备工作,已经连续几周没有休息日了。


平凡的坚守,熠熠生辉。这位最美抗疫“女兵”,时刻准备着,再次出发。她希望早日见到每一个人脱掉口罩后的笑容,而摘掉口罩后的她,一定会笑得更灿烂。



疫线“疾”先锋逆行武汉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午,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急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的专家,传染病防治所急性传染病防治科朱奕奕丝毫没有迟疑,立即接受了任务,领命出征。“我是搞输入、新发传染病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老兵’,有经验又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大疫当前,‘疫’不容辞,必须要去。”可熟悉朱奕奕的人知道,她的父亲半年前查出肿瘤,刚动过手术;而孩子上初中,也需要照顾。


不问归期,又是一次夜奔。当晚7点,朱奕奕身着“上海卫生”字样的应急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单行列车,而就在两天前,因为新冠疫情,武汉刚刚封城。火车到站是次日凌晨,4点的武汉寒气逼人,鹦鹉洲大桥灯火通明,城市的街道空空荡荡。目睹此情此景,她在心里默默念道:“最冷的冬天一定会过去,以后的日子都是春暖花开”。


朱奕奕连夜奔赴驻地武汉疾控中心,不远处正是疫情严重的华南海鲜市场。从到达当天早上开始,她和两位同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所在的工作组是防控组疫情分析组,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他们参与了医务人员感染、社区传播分析、出院病例和严重程度分析、聚集性疫情分析等多个分析工作,期间还前往病家、医疗机构、隔离点、养老机构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专项调研和访谈,了解掌握了第一手情况。


朱奕奕是疫情分析组的副组长,“数据分析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比如我们一直在开展的阶段性疫情进展和趋势研判的分析。此外,现场调查采集的信息结合数据汇总分析,往往能提炼出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工作组会形成专题报告,给出措施建议。应对措施对于阻断疫情发挥了作用,这是我们夜以继日投入工作的价值所在。”朱奕奕说,在这场与新发病原体抗争的战疫里,不断了解病毒传播的特征和疫情发展的趋势,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关键,抗疫经验总结凝练为防控的策略,疫情的持续向好极大地鼓舞着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也对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意义非凡。公共卫生的意义在于群体受益,是希望帮助到所有人。





“疫”路芳华初心未改


朱奕奕小时候就立志学医,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那年高考,她毅然报考上海医科大学,成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医学生。五年学习后,她直升本校,攻读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2007年,再次回到校园,攻读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她盼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和工作的经历都为她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置专业能力打下扎实的功底。


朱奕奕硕士毕业那年,碰上2003年的SARS暴发,她就业选择到市疾控中心,面试考官之一正是全国劳模、病原生物检定所所长张曦。“那时一腔热血,就想学以致用,为抗疫出一份力,而从张所长等前辈劳模身上,我学到了坚持、责任和担当。”现在想来,无论是2003年的择业还是2020年的逆行,17年来,朱奕奕守卫城市健康安全的这份滚烫初心,始终未变。


进入疾控中心后,朱奕奕一直活跃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一线,经历过各类大小急性传染病疫情。“专业知识过硬,能吃苦,爱钻研,低调谦虚”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2011年,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上海也未能幸免,朱奕奕和同事投身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工作中,同时,还主动担负起汇总上海市全部集中隔离点人员每日信息和医学观察数据的任务,第一时间分析人员变更状态,发现新情况立刻处置,保障了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胜利成果。


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首现上海等地区,危重症病例占比高,防控任务重,朱奕奕与病例、家属深度访谈,走访现场开展调查,采集环境标本,不放过细节,为早期采取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她还设计和开展高危社区普通人群、职业人群和密接的血清学调查,寻找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蛛丝马迹”,指导科学防控。一次在上海某地区发现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朱奕奕和她的同事调查病例时,发现病例并没有明确的禽鸟类动物的接触和暴露史,于是立即前往现场查找病例感染可能的来源,特别是病例曾暴露环境中是否有禽鸟类动物活动的痕迹。通过在病家和病例活动场所不断搜寻可疑的线索,终于在环境中找到并采集了可疑动物的粪便样本,并通过实验室检测证实标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呈现阳性,找到了致病真相。“干我们这行,职业敏感性很重要,追根溯源的过程,要细致、循证、算无遗策,与病毒争分夺秒。”


两年来的新冠疫情,是朱奕奕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她频频出击,参与流调处置。两年来,她的手机加了很多陌生人的微信,他们可能是病例、接触人员等调查对象。“有时,调查对象忘了自己曾经到过哪里,也记不清曾接触过什么人,是否戴了口罩,这是经常遇到的情况,需要我们耐心交流,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手机记录的查找,帮助他们一起回忆。” 朱奕奕说,她和同事们会从繁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掌握每一个感染者的核心信息,一起分析传播链,研判风险点,这样才能争取在极短时间内将传染源封控在较小的范围。


聚集性发热事件、集体性呕吐腹泻事件和其他的聚集性疫情,在朱奕奕所从事的急性传染病日常防控工作中也并不少见,她潜心研究、用心感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当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她会将相关情况进行整理,以专业报告的形式与同行分享,指导教学,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专业人才。她先后申请和参与了多项急性传染病课题和专项研究,撰写和发表了多篇传染病调查处置类论文,为本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献计献策。


随着学科不断发展,为有效应对急性传染病特别是新发和少见传染病随时可能带来的传播风险,防患于未然,朱奕奕正在参与建设发热伴症候群监测综合体系。“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的前沿哨点,医防融合是第一关口,目前我们在覆盖全市各区的22家医疗机构布局了症候群监测的哨点,发热伴相关症候群的病例纳入我们的监测范围。”她说,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我们也在关注那些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呈现低流行水平的一些传染病,例如流感、登革热等,可能卷土重来,这给防疫带来新挑战,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责任编辑:王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秋冬季这些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这份...

秋冬传染病高发季,自我防护别放松...

【名医】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袁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