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科普】宫颈癌可防可控,注意早筛三步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程忠平,孙瑶琦 发布时间:2022-03-07 11:25

摘要: 宫颈癌是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女性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准确而完备的宫颈筛查“三步曲”。

你听说了吗?全世界每分钟新增1例宫颈癌,每2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宫颈癌。作为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女性恶性肿瘤,宫颈癌每年新增病例约有50万,其中有1/3-1/4发生在中国。直到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教授发现人类乳突状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才使得宫颈癌成了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


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防盗门”,能够阻止细菌、病毒、霉菌等“坏人”的入侵。宫颈位于阴道内的部分由鳞状上皮覆盖,抵抗力强;宫颈管内则由柱状上皮覆盖,能够分泌宫颈黏液,形成屏障,避免病原体进入宫腔,而这两者交界的部位——鳞柱交界,就是HPV病毒最喜欢,最容易发生宫颈癌的部位。


宫颈癌早筛


与子宫卵巢不同,宫颈的位置靠外,通过窥阴器医生就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宫颈的情况,再辅以一些检查手段,就能使得大部分的宫颈疾病无所遁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准确而完备的宫颈筛查“三步曲”。



第一步:TCT(液基细胞学)+HPV检测


HPV检测能够明确宫颈是否存在HPV感染以及感染的具体类型。HPV16、18被称之为“毒王”,是跟宫颈癌关系最密切的病毒,但在中国,高危型HPV56、58的感染率最高。那么为什么要在HPV检测的同时进行TCT的检查呢?那是因为正常的宫颈在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后,需8-24个月才会出现病变,而TCT则能够通过刮取的宫颈脱落细胞来判断病变是否已经发生,从而对下一步的诊疗进行指导。考虑到病毒感染到病变发生的这段“窗口期”,建议育龄期的女性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TCT+HPV的检查。


第二步:阴道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


如果在第一步的筛查中出现了异常的结果,那就需要进行阴道镜的检查。阴道镜能够通过镜头放大整个宫颈,再辅以醋酸白+碘染色,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钳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从而判断病变是否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第三步:宫颈锥切/宫颈环切(LEEP)+组织病理学


当阴道镜病理报告中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时候,就需要高度警惕了!这时医生往往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对于高危或已经出现严重病变的患者,就需要接受宫颈锥切治疗。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至浸润性宫颈癌需要10-15年的时间,通过早期发现,并进行宫颈锥切治疗,能够有效地阻断这一进程。若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报告提示切缘为阴性,那么接下来就只需回到第一步,继续定期进行TCT+HPV的筛查。


宫颈癌临床治疗现状


宫颈筛查“三步曲”能够有效地将大部分的宫颈癌扼杀在摇篮阶段。若是非常不幸,没能阻止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发展成了浸润性宫颈癌,也不必杞人忧天,现代医疗技术已经能够大大地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患者,同济十院妇产科早期癌规范化+标准化微创手术能够使得患者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而随着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力。该院妇产科开创早期宫颈癌微创保留生育力手术,基于宫颈根治术(保留宫体)+淋巴导航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满足患者保留生育力的愿望。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宫颈癌患者,同济十院独创一体化评估模式,主要包括病史+体征、影像学、肿瘤生态、基因+分子特征四个水平。特色的腹腔镜评估手段能够为二次手术以及重建器官功能给予指导,同时获取肿瘤组织,进行基因+分子特征检测,从而制定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而且能够减轻痛苦、减少副作用。


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济十院妇产科已经成功开展的早期癌规范化+标准化微创手术(LRRH)、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力手术,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卵巢功能受到影响或手术切除的状态,该院妇产科正在开展卵巢移植的项目,该项目对保留肿瘤患者生育力意义非凡。




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 程忠平   博士丁金晔 孙瑶琦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聊科普】别谈癌色变,宫颈癌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