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想要跳绳跳得好,这些冷知识少不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杨璇 发布时间:2022-03-07 11:25

摘要: 跳绳是器械运动里门槛最低的运动,应该如何做好踝关节保护呢?

作为器械运动里门槛最低的运动——跳绳,可谓是“接地气”的选择。入门简单、场地不限、绳子便宜、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这么好的运动,难怪中考体育也将其纳入考试清单当中。


然而,“蹦蹦跳跳”虽然好,跳错危险也不少。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萱萱,每天跳绳四、五百个,结果,一个月后,萱萱出现脚腕疼痛,到医院检查,拍片检查后被诊断为踝关节受伤——“距骨骨软骨损伤”。


什么是踝关节骨软骨损伤?由于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的踝关节的软骨破坏,多发生在胫骨或距骨关节面,在青少年中距骨骨软骨损伤比较多见。究其原因,就是运动不当。据统计,在70项体育活动中,踝关节损伤在24项中占第一位。所以,“蹦蹦跳跳”的运动中,踝关节保护不能少。


跳绳不做热身?×


不做热身就跳绳?不可取。跳绳也要先做热身运动,可以活动一下关节,还可以先慢慢做一些模仿跳绳的跳跃动作,让肌肉兴奋起来。热身耗时不必太久,花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有必要的话需要佩戴护膝再去跳绳,跳完绳也需要拉伸做好防护。


跳绳数量越多越好?×


跳绳一次,大几百,甚至小几千,追求高数量?其实,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特别是青少年,能够适应的运动量也差异很大,不可盲目攀比。从跳绳的个数来看,每天跳三五千,大概率超量;每天跳上五八百,也要因人而异。刚开始跳绳,需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可以尝试1分钟,然后逐渐突破2分钟、3分钟、4分钟,每次累计跳绳10分钟以上,就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不在于每天跳多少,而在于日日坚持,跳多久。


跳绳穿拖鞋?×


跳绳的时候一定要穿好鞋,不宜光脚跳,也不宜穿拖鞋跳,更不宜穿高跟鞋跳。舒适的运动鞋,不仅能减缓膝盖的受力,更能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跳绳全脚掌着地?×


跳绳易学,但姿态也要注意。全脚掌重重着地,并不可取。跳绳的时候,绳子的选择不要太长或者太短。双腿跳跃的时候,不要跳得太高,减少膝盖的压力。落地的时候采取脚尖落地,不要全脚掌落地,也不要脚跟落地,可以大大减震。


跳绳场地太硬或太软?×


跳绳的场地虽然不受局限,但尽量不要选择太硬或者太软的地面。太硬的地面,会增大落地的冲击力,给膝盖带来更大压力;太软的垫子,绳子的摩擦增大,人也不容易跳起来。


体重太重还在跳?×


跳绳的确能迅速消耗热量,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但过度肥胖的人并不适合跳绳减肥。因为在跳跃时,体重很容易对腿部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运动损伤。


无绳跳效果更好?×


只甩杆子,没有绳子,最近无绳跳绳,也很流行。不少人觉得无绳跳比传统有绳跳,更方便,效果更好。其实,不然。当没有绳子这个“束缚”后,跳绳过程更加随心所欲,但同时,对身体协调性训练的效果也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习惯了无绳跳之后,反而容易“手脚不协调”“不会跳绳了”。


本文作者系上海新华医院儿骨科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孩子脚踝扭了一下,没有骨折为什么...

【职场健身】掌握这些小技巧,轻松...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