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老年朋友注意用餐安全,防止异物吸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瑞金医院 发布时间:2022-04-10 11:17

摘要: 老年人吃东西时容易吸入气道,确保老年人安全用餐做到5点,有就诊问题联系瑞金24小时热线。

近年来,瑞金医院呼吸团队已为多名老年人取出了藏在气管内的慢性的异物,这是由于高龄人群,特别是存在不同程度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反应性降低,吸入异物初期往往无症状,直到继发感染才被发现。被取出的异物有豆类、辣椒、骨头、坚果以及假牙等等。


疫情之下,老年人的“用餐”安全不容小觑。


老年人吃东西时容易吸入气道


老年人吃东西时容易发生异物吸入,与他们的年龄、认知以及基础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人们在正常的饮食过程中,需要口、咽、食管等器官的共同参与下与神经肌肉进行协调,帮助人们完成一整套的咀嚼动作。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大,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能力迟钝,保护性咽反射减弱,气道灵敏度差,从而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咽喉部感知觉减退,协调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等方面的问题,减弱了防止异物进入气道的反射性动作而发生误吸。


其次,脑血管病后遗症的老年患者,脑部疾病导致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明显减弱。老年患者的体位与误吸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卧床伴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进食时如未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协助进餐的人员重视不够,都可能会增加异物吸入的风险。


如何确保老年人安全用餐?


1、进餐时保持舒适体位可坐位或半坐卧位,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避免食管反流。饭后不宜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吸痰等。


2、老年人进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不易过急过快,不要边吃边说话,也不要专注于听别人说话;咀嚼时不要深吸气或大喘气,尤其是吃鱼类及小块的排骨时。


3、有假牙的老人要注意自己的假牙,一旦有松动脱落的,要及时到医院修复。


4、 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学会识别误吸发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预防误吸发生。进食含有骨头等的食物要做好残留物的清点,餐后认真检查口腔内残留食物。平时训练老年人做伸舌、吹气等运动,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对于吞咽功能不全的老人在喂食时需注意速度,每喂食一口食物时要确保口腔内的食物已经吞咽入胃,将食物调成糊状。


5、其他: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如花生、果冻等容易堵塞气管的食品。吃果冻不能整块吸入口内,要在碗内切碎小块后用汤匙放入口内再吃。少吃黏性强的食物,如年糕、汤圆等,吃时一定要切成小块状; 吃水果时也要小心果核及瓜籽,尽量少吃提子、葡萄这类果肉圆滑而质地结实的水果。


如有就诊问题,请联系24小时瑞金热线: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脱下“石化红”变身“战疫白”,中...

屏牢,吃好!营养饮食、健康生活不...

接触境外物品可能感染新冠?什么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