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冲澡有讲究,不是想冲就能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人民网健康 发布时间:2022-07-20 11:50

摘要: 夏季洗澡有哪些注意点?哪些人群最好不要冲凉?

炎热的夏季冲个澡会让人神清气爽,但是冲澡时间和情况也要注意,洗澡不恰当也可能将身体推向危险边缘。



这些情况下最好不要洗澡!


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


此时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体质差的人甚至会有致命危险。


吃饱或空腹时


吃饱后,体内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如果这时洗澡,周围血管扩张,造成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降低,洗澡让流向皮肤组织的血液增加,供应脑部血液量减少,可导致晕倒等意外发生。


酒后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增多,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洗澡也有三点要注意


1.水温不能过低


冷水浴水温一般应该维持在20℃左右,过低的温度会让人体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


2.运动出汗后不要洗冷水澡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直接用冲凉水澡来降温,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


3.不要太用力地搓洗


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也会比较黏腻,洗澡时适当搓一搓,可以及时地清除皮肤上附着的代谢物和灰尘。有些人觉得搓洗的力度越大身体便越洁净,于是在洗澡时总会卯足力气搓,但这种做法其实会损害皮肤。在我们皮肤的表层有一层角质膜,是皮肤的保护层之一,它不仅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肌肤湿润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如果搓澡太过用力,就会破坏这层天然的保护层,导致肌肤敏感,出现红血丝,同时还可能加剧皮肤干燥,甚至诱发瘙痒症等。


这些人不建议冲凉


1.心脑血管病患者


洗冷水澡会使患者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增加,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中风、昏迷甚至死亡。


2.关节炎患者


临床医学表明,某些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像各类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发病原因可能与夏季洗冷水澡等行为使有关部位受寒有关。此外,受寒受凉也会使已经存在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症状更加剧烈、严重。


3.对冷过敏者


寒冷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洗冷水澡,会刺激病情加重。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夏天防痛风,注意8个误区

夏季别胡乱“吃苦”!想要有效祛火...

夏季出汗分几种?无故出汗要小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