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夏季易腹泻,但止泻不宜操之过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俊珊 发布时间:2022-08-15 10:36

摘要: 夏季腹泻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谨记这些要点。

夏季是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因腹痛、腹泻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在门诊中,笔者经常遇到一来就要求开止泻药的患者。在此提醒大家,腹泻病因多,建议对因治疗,不宜乱用止泻药。


夏季腹泻常见原因有两类


第一类:感染病原体。夏季腹泻多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在众多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有轮状病毒感染。这些病毒和细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家畜的肠道、内脏、肌肉以及各种水海产品中。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易引发细菌滋生导致食物变质。夏季食用凉拌菜多,如果清洗、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导致感染。


第二类:胡吃海喝。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引起夏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年轻人,火锅冷饮撸烤串,啤酒海鲜小龙虾,在享受美食之后免不了引起胃肠道刺激,从而导致腹泻。


发生腹泻后,大部分的患者都想着赶紧止泻。但临床上也有不少因操之过急,反而止泻效果欠佳的病例。因此,对于止泻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提醒。


提醒一:腹泻不宜乱用止泻药。呕吐和腹泻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能,借此将病菌和毒素排出体外。症状轻者可通过口服药物或补充糖盐水痊愈,但症状重者需要用抗生素类药物甚至住院治疗。


提醒二:腹泻不宜随便使用抗生素。夏季腹泻多由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引起,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对细菌最敏感的药物治疗。


提醒三:不要稍有好转就停药。不少肠道感染的患者症状较轻,以口服药物治疗居多,有些会随意根据症状轻重调整药物剂量,甚至症状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很容易造成复发或慢性腹泻,反而使病程延长。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在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治疗2至3天,如果之前粪便培养阳性的患者,应该待转阴后方可停药。


提醒四:不要急于更换药物。有些肠道传染病患者在服药后一两天发现症状不见好转,便急于更换药物,其实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一个过程,随便换药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加重症状。


预防腹泻记住几个要点


要点一: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膳食均衡营养。


要点二:不宜贪吃冷饮,以免胃肠道负担过重,机能受损。


要点三: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要点四:注意食品卫生,生食凉拌等食物一定要洗净后食用。


作者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盘拍黄瓜被罚5000元!你不知...

夏季冲澡有讲究,不是想冲就能冲

夏天防痛风,注意8个误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