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出入院管理插上人工智能翅膀!上海市中医医院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数字化“中医院”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嘉慧,李龙丹 发布时间:2022-09-16 10:29

摘要: 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为患者着想,将AI智能与管理相融合,前置出入院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劳模创新工作室】


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7月,从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不断优化改进,形成初具规模的出入院准备中心,并根据功能进一步分为流调区、综合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候诊区、出院带药区,为患者提供住院集中预约、院前检验检查、出入院手续一站式办理等服务。工作室荣获2021年度申康党委系统“最美服务窗口”、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届“优质医疗服务创新品牌”三等奖等荣誉。



“您好!这里是上海市中医医院,请带好需带物品于明天上午9∶00到医院出入院准备中心办理住院。”对于许多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住院患者来说,如今办理住院—入住—出院等手续并不再像以前那般复杂,只需一部手机便能轻松完成。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医院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为患者着想的那颗初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这支年轻的护理团队创新出入院管理环节,以患者为出发点,一项项创新成果获得患者的赞扬。


前置出入院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不久前,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创新工作室收到了一面由一位60多岁女性患者送来的锦旗。这名患者在办理入院时突然晕倒在地,若按以往流程,最近的护士跑来急救至少需要2至3分钟,而由于出入院准备中心内备齐了急救措施,因此这名患者在黄金时间得到抢救,顺利住进了医院,而这都得益于上海市劳模卢文琪的带领。基于曾在急诊科工作的经验,她带领一群经验丰富的护士们在医院内建立出入院准备中心,让更多的患者享受专业、便捷的出入院服务。



说起出入院办理,印象中常常是患者(家属)手持许多单据排在护士服务台前办理相关手续,有的患者甚至会因为床位的暂缺延缓入院。“像这样病人等病床情况,在之前的实践中并不少见。”卢文琪介绍道。为有效解决患者“等候、排队、奔波”的难题,在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宓轶群指导下,卢文琪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从无到有,专门解决这些患者出入院的难题。


建立出入院准备中心,卢文琪和团队成员必须想患者所想:入院前需要完成哪些手续?住院后哪些检查可以提前完成?出院后患者有哪些护理事项?……为此,她们第一时间与全院各科室进行协调沟通,在院前准备时替患者多跑路、多安排,让其能够直接“拎包入住”。


在“拎包入住”的患者中不少都是等待第二天“日间手术”的患者。所谓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在1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在院内,一些科室比如泌尿外科、妇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等需要“日间手术”的患者成为出入院准备中心的“常客”。工作室团队将出入院准备中心与日间手术结合,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帮助患者在正式住院前完成包括超声、CT、核磁共振等在内的检查,缩短住院流程,极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对他们日常的影响,推进实现了急慢分治。据统计,这种创新模式让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2.6天,2022年第一季度市中医医院的住院增长率排全市第一,住院业务量增长了48%。


管理“驾驶舱”,提升团队工作能力


出入院准备中心与日间手术结合,这只是创新工作室无数工作中的冰山一角。卢文琪团队更多的是在出入院准备中心的基础上搭建了“管理驾驶舱”,实施“全院一张床”,将传统的“人等床”变成了“床等人”。


工作室团队成员孙燕介绍道:“以往住院患者都需要等相关科室病房床位空出来后才能办理入住。现在只要院内有空闲床位就能按规则分配给患者,让他们第一时间住进来。”全院床位分配看似简单,实则内含不少门道。每天创新工作室团队会遵循楼层相近、专科相近的原则,将患者与床位进行调配,例如当天内科床位满了,便会将内科患者调整到临近楼层科室的空闲病房中。“这块是我们床位动态管理的电脑大屏,它像驾驶舱前的仪表盘一样,清晰地展示着当前床位的情况。”孙燕一边介绍着,一边操作着电脑,面前的屏幕上同步显示着床位的变化。


事实上,市中医医院收治患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因而,工作室会考虑不同季节安排相对空闲的科室病床,以此方便患者入院。与传统印象中“患者等空床”的车库模式不同,卢文琪团队更像是机场控制塔台,管理着全院的床位,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



除了床位管理上的改变,对这支年轻的团队而言,更重要的是专业知识方面的提升。床位、医生跟着病人走,病人在哪个楼层,医生就去哪个楼层,对专科的护士来说,更需要熟悉其他科室的护理方式,等同于成为一名全科护士,难度系数可见一斑。同时还考验着她们协调、应变等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创建初期,面对抱有固定思维的医生,需要我们积极做通工作。”回忆起初建“管理驾驶舱”的过程,孙燕感慨万千。


“如果说卢文琪是我们创新工作室的1.0,那么孙燕就是未来的2.0。”谈起手下两位爱将,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娴满眼笑意。在她看来,她们都勇敢地挑起AI赋能出入院管理这项任务的大梁,成长为护理科室中的领头人、佼佼者。



创新AI赋能,打造数字化“中医院”


“你们这个像在和真人对话,很真实!”许多从中医医院出院的患者都会收到一条由AI智能发出的随访信息。与一般随访不同,AI随访根据病人专科疾病的特征进行互动,针对性地提出中医康复、养生、药膳、拳操等相关方面的建议,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复诊预约等功能。


AI随访这一独特的体验离不开卢文琪团队将“不可能”化成“可能”的不懈努力。在团队的坚持努力下,大家共同在“人工智能”上做加法,做到了既专业又真情地关心关怀着每一名患者。


在出入院准备中心,还有一面与众不同的镜子,只要患者坐在“云镜”前,便能开启一场由AI实现的“四诊辨识”。除此之外,云探视、云护理、云点餐等“云服务”都提上日程,通过AI赋能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化利用,真正打造数字化“中医院”模式。


无论是院前、院中,还是院后,市中医医院出入院准备中心将AI智能与管理相融合,实现了从“入院前”到“出院后”的双向延伸。而这些背后的“幕后英雄”——卢文琪出入院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总是淡然一笑:“因为一切从病人出发,所以推动我们朝更智慧的方向前进着。”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让“黑白世界”更多彩,华山医院耿...

医心向党、踔厉奋进,上海市卫生健...

创新,为了减轻他们的痛!华东医院...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