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毛病,让我没办法好好学习!”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的诊室里,前来问诊的少年小李,说出了自己患特应性皮炎(AD)后的痛苦。
“皮肤上的皮疹严重时不仅渗水还破裂。”“痒!上课、睡觉都在挠,身上长期伤痕累累。” ……在华山医院皮肤科门诊,和小李一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有些女性患者因为裸露部位的皮损,夏天也不敢穿漂亮裙子,也有男性患者感叹,穿背心短裤去篮球场酣战一场的快乐也不见了。
徐金华表示 :“青少年外露部位的皮损很容易让他们对自身形象过度关注,甚至造成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生活学习。”此外,持续的瘙痒,让青少年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尤其是夜晚,反复的瘙痒和挠抓,让他们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失眠。这也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业。
什么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与患者的遗传过敏体质密切相关,常伴发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高,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大于10%,在成人中也很常见,老年人群高发的老年湿疹最近被认为多是老年特应性皮炎。
瘙痒是各年龄段特应性皮炎共有且最显著的特点,同时大部分患者有皮肤干燥的症状。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就是婴儿湿疹,典型表现为头面、躯干为主的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样皮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典型表现是肘窝、腘窝、颈两侧等屈侧部位的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成人特应性皮炎更加泛发,以慢性苔藓样变为主;老年特应性皮炎往往以头面、躯干和四肢伸侧为主,皮疹形态多样,常见结节性痒疹。
需要注意的是,特应性皮炎不只是皮肤病,还是以皮肤病变为表现的系统性疾病。“特应性”表现在皮肤就是特应性皮炎,表现在消化道是食物过敏,表现在上呼吸道是过敏性鼻炎,表现在下呼吸道就是过敏性哮喘。这些过敏性疾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发病规律,一般儿童先发生特应性皮炎,之后部分患儿发生食物过敏,进而发展成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这个过程被称为“Atopic March”,即成过敏性进程,或变态反应进程。
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更要高度重视皮炎的控制,尽量阻止过敏性进程从皮炎向鼻炎和哮喘发展。
引发特应性皮炎的因素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取决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首要原因是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父母有特应性皮炎,孩子发生特应性皮炎的概率显著增高。不等同于过敏,过敏体质是易产生过敏反应的易感性,大部分时间过敏原并不明确。由遗传决定的过敏体质使特应性皮炎患者比正常人容易发病,但发病的概率、时间、方式却与环境有关。
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环境微生物、自身的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以及环境污染物和化学品等,如雾霾、汽车尾气、家用洗洁剂、各种石油产品、塑化剂等。
另外,精神压力容易让病情加重和复发。
制定阶梯治疗方案
AD目前不能根治,且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性,有研究显示AD患者7年复发率75.9%,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且持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目前AD的治疗主要是按照严重度分级的阶梯治疗方案。大部分轻中度AD患者合理应用外用药物就可以控制症状,但是较多患者存在激素恐惧或滥用两方面的误区,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则存在局部刺激的副作用。中重度AD患者在外用药不能控制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系统抗炎治疗,包括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新型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小分子靶向药JAK抑制剂等。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李巍 主治医师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