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王今年35岁,因备孕多年未孕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体检,经过超声检查发现双侧卵巢都存在一个大小约3cm的椭圆形囊肿,并且和子宫粘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董曦经过一番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后,发现小王之前曾有过刮宫人流的经历,平时有痛经的症状,而且这几年越来越严重,妇科检查中还触摸到有盆腔触痛性结节,她和丈夫尝试备孕3年依旧没能怀孕。综合这些情况,初步判断小王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
哪些情况需要警惕恶变
卵巢巧克力囊肿其实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由于囊肿里往往充满异位内膜陈旧性出血积聚形成的咖啡色黏稠液体,所以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一般来说育龄女性是内异症高发时段,大多数是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明显较高,宫腔操作也会增加风险。
巧囊不等同于卵巢恶性肿瘤,但某些情况下需要警惕其发生恶变:一是囊肿直径超过10cm;二是绝经后内异症患者,疼痛节律发生变化;三是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恶性的表现;四是血清CA125超过200U/ml。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则需要按照卵巢癌进行治疗。巧囊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面临恶变的风险,绝经后巧囊恶变并不少见,也就是说,一旦存在巧囊就需要终身随访。
“巧囊”如何诊治
巧囊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情况,包括患者是否属于育龄期妇女痛经且有进行性加重的病史,之前是否有过宫腔操作等,再加上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来作出初步判断,最后通过腹腔镜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进行确诊。
巧囊发生的根源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以及预防和减少复发。一般来说,内异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病变范围、既往治疗史和意愿来决定,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药物治疗往往是为了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内异症发展,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疼痛、痛经明显、有生育需求但还没形成巧囊的患者。如果巧囊体积比较大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巧囊患者能否正常备孕
巧克力囊肿容易复发,对正常生育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巧克力囊肿患者来说,不能盲目备孕,建议先做检查,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备孕。
35岁以下的患者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尝试半年备孕自然妊娠。如果年龄超过35岁、不孕时间3年以上,或者存在盆腔粘连、输卵管不通畅、内异症手术切除病灶不彻底这些情况,建议尽早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也就是通过俗称的试管婴儿手段进行助孕。对于内异症合并不孕症的情况,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提高自然妊娠的机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生育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所以比较恰当的方法还是通过试管婴儿助孕解决不孕的问题,并且在怀孕期间停经本身也能够阻止内异症和巧囊进一步发展。
刮宫等宫腔手术操作确实可能增加内异症发生风险,因此一般禁止在月经前进行输卵管造影、通液之类的操作,也不会在经前进行宫颈和阴道手术。如果对于暂时不考虑怀孕的育龄女性建议口服避孕药,一方面抑制排卵使得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内异症风险,同时也避免意外怀孕需要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各种负面影响。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董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