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走8000步的人,都怎么样了?走路要想不伤膝,记住6个要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23-09-14 12:05

摘要: 研究发现,快走相较慢走,对身体更有好处。但具体需结合身体情况,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步行是最合适的身体活动之一。但是,每天走多少步才能有健康获益?不少人每天坚持走8000步,最后身体都怎么样了?


每天走多少步更健康


9月6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项分析提示,每天大约走2600步时,死亡风险开始显著降低,大约走2800步时,心血管病风险开始显著降低。


随着步数增加,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持续降低,最佳步数分别为8763步和7126步。


简单来说,每天走8763步和7126步的时候,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分别最低。


此外,这一项最新研究同时发现,在步频(步行快慢)方面,与低步频相比,中高步频可带来额外的生存益处。如果将低步频改为中高步频,全因死亡风险会进一步降低,且不受步数影响。


简单来说,跟慢走相比,走快一点更有好处。


张伯礼院士坚持20年,每天走路7000步~8000步


一天内走完7000步~8000步,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但坚持却不容易。“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院士已经坚持走了20多年。


75岁的张伯礼院士2022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为了健康,他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走路7000步~8000步,而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20年之久。


张伯礼院士表示,走路是对老人最好的运动。他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坚持走路积累6000步~7000步,如果有时间,就多走几步,走得快一点,让心率稍微快一点,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



错误走路方式很容易伤膝盖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孙鲁宁2020年在个人公众号刊文表示,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对于那些平时没有多少运动的人来说,走路过多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和膝盖疼痛。特别是一些肥胖的人,体重过重,关节容易磨损。如果走得太多,关节的磨损程度会增加,引起膝关节疼痛。


当然,走得太多也会走出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足底筋膜炎这三种疾病。导致膝盖出现轻微肿胀、疼痛,走路有时会“咯噔咯噔”响;上下楼梯或者下蹲时关节不稳、软弱无力等;如果你是暴走一族,早上起床时就会发现脚底刺痛,足跟内侧有明显压痛,走路时也开始有疼痛感。


平时生活中,如果在运动时感到不适,请及时停止运动,避免过度运动。


记住走路不伤膝的6个要点


快走虽好,但也不要盲目快走,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先慢慢起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调整,走路过程中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停止。


另外,走路的正确姿势也非常重要,如果姿势不对,走路多了反而会加重关节的疼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曾经刊文介绍了一套“无痛走”的要诀,通过走路姿势的训练,充分发挥鞋和肌肉的保护作用,减轻走路时膝关节的反冲力,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疼痛。


改正“外八”


走路时,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亮出鞋底


前脚落地时,脚跟轻盈着地,向前亮出鞋底。


迈开大步


走路时迈开大步,双臂甩开。


蹬地有力


后脚离地时,做到蹬地有力。


换双“好鞋”


选择合适的鞋子,比如慢跑鞋,能够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反冲力,从而保护膝关节。应每半年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如果出现后跟磨损、足跟窝向某一侧塌陷、鞋底或鞋跟弹性明显降低等情况,就要更换新鞋。


强健肌肉


腿前面的肌肉,也就是股四头肌,是最能保护膝关节的肌肉。经常进行勾脚抬腿练习,有助于保持甚至增强肌肉力量。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不要再争微信运动第一啦!步数不是...

小腿强健的人心脏更好!走路时多做...

最新公布的长寿运动,走路只能排第...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