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鱼鳍扎了下手,有人被送进了ICU......提醒大家:海鲜虽鲜美,处理要当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疾控U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7 17:32

摘要: 创伤弧菌感染病情进展很快,并且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有生食海鲜或伤口暴露及进行性加重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

秋天来了,又到了海鲜上市的季节,梭子蟹、条虾……不过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海鲜固然鲜美,处理可要当心哦!



不是吓唬大家!这不就有个惨痛的案例!


只是被鱼鳍扎了手,情况却有点严重


某地的张老先生被海鱼的鱼鳍扎了一下手,当晚,手就开始明显肿痛。


情况不对!他立即就医。


但一天治疗过去,他的病情却更重了。肿胀部位蔓延到肘部,出现局部水疱,还出现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


医生考虑可能为——创伤弧菌感染。


死亡率高达50%,创伤弧菌你别惹



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弧菌——“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常被发现于河口、湖泊和海洋等水域中,常见于贝壳类海洋生物,如牡蛎。


我国常见于浙江、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


创伤弧菌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细菌之一。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起病急、进展快,易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当心,这样可能会感染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感染人类,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生食带菌海产品,如近年火爆的生腌海鲜,生食生蚝、生鱼片等,食用这些未经处理、未煮熟的海产品,可能会导致弧菌的感染。


二是伤口暴露,主要有海鲜刺伤和破损的创口接触带菌海水。被海鲜刺伤,如鱼鳍扎伤;接触海水,如用海水泡脚等,都有可能导致创伤弧菌感染!


据相关资料显示,淡水鱼中也可能存在创伤弧菌,大家也要注意!


出现这些症状,快送医院


一旦感染创伤弧菌,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类症状:


原发性脓毒症:常见于生食海鲜后,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和典型的血性大疱样皮损,也可伴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创伤感染:破损的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或是被海生动物刺伤感染,轻者可表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重者则可导致伤口及其周边皮肤、肌肉坏死等,或迅速发展为继发性脓毒症。


胃肠炎:症状较轻,以发热、寒战、腹痛、恶心、呕吐、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一般无需住院。


提醒大家:创伤弧菌感染病情进展很快,并且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有生食海鲜或伤口暴露 + 进行性加重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


创伤弧菌虽可怕,但也不必太忧心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已经瑟瑟发抖了?


其实也不用太过忧心:


1.健康人群不易感染。易感人群为慢性肝病、长期嗜酒、血色病、免疫功能低下者。这类人群更要注意避免生食海鲜、伤口接触海水等。


2.创伤弧菌在上海相对少见。《2016-2021年青浦区食品风险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和《2018 年上海市宝山区市售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中均未检出创伤弧菌。


远离创伤弧菌,建议:


1.处理海鲜时建议戴上手套,避免受伤,如果不小心被刺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碘伏擦洗消毒,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2.尽量将海鲜彻底做熟后食用,可采用蒸、煮的形式来烹饪海鲜,这样既可以保留海鲜的鲜味,也可以降低感染细菌的机率。


3.如果手上有伤口不要触碰生海鲜,身上有破损或伤口,也尽量不要在海水中玩。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聊科普】HPV感染真的那么可...

【医聊科普】新冠感染后,“血糖跳...

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权威...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