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2013年11月正式启动“基于循证的艾滋病个案管理模式”,并初步形成艾滋病个案管理工作模式。10年来,护理部在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照护研究等方面不断突破,切实推动艾滋病护理学科建设,为艾滋病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精准照护
为艾滋病患者护航
护理部以《艾滋病临床实践指南》为指导依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艾滋病个案管理模式,成立全国首家艾滋病个案管理工作室。个案管理工作室为每个门诊随访的艾滋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个案管理贯穿艾滋病患者整个生命周期,关注每个阶段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全流程的精准照护。同时服务人群从感染者扩展到家属,乃至高危人群的暴露前后预防,真正做到了全人群、全流程、精准照护。
信息化管理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部构建基于网络化信息管理的HIV/AIDS个案管理工作平台,对HIV/AIDS患者进行长期、动态、全面、多学科协作的随访和管理。个案管理师在该平台上对患者的就诊情况、疾病指标的变化、服药依从性、症状变化、心理社会状况进行追踪、随访、干预、记录,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策略,个体化地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此外,护理部积极探索并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编写艾滋病《关爱健康手册》、建立“爱之纽带”公众微信平台、制作艾滋病科普视频、及发明“症状管理”APP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致力于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爱之纽带”公众微信平台会定期推送信息,公众号还具有自我管理、便捷就诊、科普教育等模块内容,特别设置了你问我答模块,方便患者进行在线咨询,关注人群达4000余人。
实践培训
推动艾滋病护理事业发展
护理部根据艾滋病个案管理工作模式,采用循证的方法学编制《个案管理师培训手册》,为国内的艾滋病个案管理师培训提供依据。从2019年开始护理部每年举办《艾滋病高级护理实践与专科护士培养》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来自国内外艾滋病及传染病领域的医疗与护理专家,共话艾滋病高级护理实践与专科护士培养,不断促进艾滋病护理事业的发展。此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专科护士京外教学基地、沪滇合作传染病进修基地、以及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上百余名传染病护士进修,带教实习护生50余名,为传染病护士的培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科研创新
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护理部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开展HIV/AIDS领域护理研究,构建国内首本《艾滋病临床实践指南》,并对指南持续更新。护理部积极进行科研队伍部署,逐渐形成艾滋病患者管理、心理社会照护、老年HIV以及艾滋病患者临终关怀等多个研究方向与研究团队,开展临床研究。近年来,艾滋病护理研究团队获得美国NIH、国自然及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专利2项,在各类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77余篇,其中SCI论文32余篇。团队已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艾滋病照护科研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