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新“法宝”,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诊疗团队创新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卓恺明,乔颖 发布时间:2024-01-26 11:55

摘要: 随着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开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难治性强迫症治疗领域又获得了一个新“法宝”。

2023年11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的实训楼人声攒动。距离10月19日电极植入一个月后,专家们为实施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开机。该例患者的术后成功开机,标志着中心在难治性强迫症治疗领域又获得了一个新“法宝”。开机也吸引了院内众多学术团队的关注。


新技术为患者带来转机


首例接受开机程控的强迫症患者小田(化名)为青年男性,饱受强迫思维症状折磨近10年。每天,小伙子脑子里会不断浮现一些明知没必要但却无法控制的想法。为此,小田辗转国内多家精神专科医院,接受多种药物和心理治疗,但疗效均不佳。


2023年3月,苦恼的小田了解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打算开展难治性强迫症DBS治疗,于是主动联系了强迫症诊疗中心团队,表示愿意接受该治疗。经过前期近7个月的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研究团队认为,小田目前的情况适合采用DBS治疗。2023年10月19日,小田接受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中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电极精准植入伏隔核及内囊前肢双靶点,术后1周他的伤口已完全愈合,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小田还在医院度过了他的26岁生日。


构建个体最优策略


作为强迫症诊治中心的负责人,王振副院长为患者实施首次开机程控。据了解,前期植入的电极拥有大脑双侧的8个触点,本次程控专家根据现场患者的体验和感受进行这些触点不同参数的组合,以求找到最佳的配伍。程控过程中,小田非常配合,期间没有明显不适。


开机后,专家不时询问他情绪的体验,根据情绪及临床症状变化进一步探索合适的配对触点以及合适的电压、脉冲等参数。程控耗时近2小时,小田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改善。“舒服了”“好一些了”,伴随着小伙子的讲述,在场的医护人员及小田家属心定了。


推动临床服务升级


以开机为学习契机,专家学者们一起交流了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DBS是一种微创、可调节、可逆、不良反应少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重性精神障碍的极富发展前景和想象力的治疗手段。


王振副院长介绍,与药物治疗相比,DBS起效更快,术后1月开机时即可初步见效,至2-3个月调整刺激参数后其症状通常能获得更明显好转。经DBS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甚至停药,并达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如此,DBS有不同的程控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来医院现场程控或者远程程控,大大提升便利度。


“我院将依托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建设,在现有精神疾病亚专科临床实践以及脑认知神经基础科研基础上,发展神经调控等多种临床诊疗新技术,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中心院长赵敏表示,这些新的诊疗技术和手段将推动临床服务升级,为难治性重性精神疾病这一临床难题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强迫症是精神科最难治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强迫症(OCD)的终生患病率达2.4%,然而在现有的多种药物组合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仍有约半数患者疗效不佳,更有20%-30%最终成为“难治性强迫症”。DBS这项新技术已逐渐成为脑科学、精神疾病研究的热点,正在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开辟治疗“新大陆”。“双靶点DBS用于强迫症的疗效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我们需要与更多的精神科专家讨论,指导药物调整(化学药+‘电子药’刺激参数),实现患者治疗疗效的最大化、副作用的最小化。”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陈磊博士称。


以往,DBS手术均在综合性医院或脑科医院开展。如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了中国大陆精神专科医院内进行的第一例精神外科(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里程碑意义。“首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开机程控成功,体现了精神科、和功能神经外科多学科团队强强联合的优势。也非常感谢华山医院神经外多学科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将继续探索现代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实践应用,为患者打造最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精”心“卫”你,共建精神家园!...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精神卫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