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病毒,因20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验证该病毒感染和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使得HPV开始被人们关注。这一重大发现使该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推动了全球HPV防治工作的开展。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HPV感染不仅需要关注女性,也需要重视男性。
关于HPV感染的那些事
HPV属乳头瘤病毒科,是一类无包膜环状双链DNA病毒。已知HPV病毒家族包含200余种型别,根据致癌风险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例如,令大家谈之色变的HPV16型和18型就是高危型,也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公认的高危型HPV亚型包括14种,如HPV16、18、45、33、58等。高危型的反复感染与99%的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另外也可引起口咽癌、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一般而言,低危型的感染仅引起良性和自限性病变。
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接触感染的皮肤、黏膜或体液),男女性都有感染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套虽可降低感染风险,但因病毒可能存在于未被覆盖的皮肤黏膜区域,无法提供完全保护。此外,男性感染者常呈无症状携带状态,成为潜在的传播源。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有性行为的人可能感染HPV,也就是80%的人一生中都会和它“打照面”。但别慌,90%的感染可在1~2年内被人体免疫系统自行清除。可要是患者长期免疫力低,某些高危型HPV就会在体内“占地盘”——持续感染、反复感染,最后让正常细胞产生癌变,机体无法清除的HPV持续感染则可能导致癌症。
在女性中,HPV感染有两个高峰呈现17~24岁和40~44岁及以后,前者一般与性活跃相关,多为一过性感染;后者主要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对新发和持续性感染的清除能力下降。在男性中,HPV流行率则与年龄相关性不大,年轻及年长男性的HPV感染率一样高,且随年龄变化很小。对于男性而言,阴茎癌、喉癌也有HPV感染的“犯罪记录”。
预防HPV做好这几步
守护自身健康,对抗HPV有“三重防线”。
第一重防线:疫苗
HPV疫苗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防癌特种兵”,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预防型疫苗”,相当于给身体提前安装一套“病毒防火墙”。它能精准拦截那些会导致宫颈癌等疾病的HPV,在病毒刚想搞破坏时就直接把它们挡在门外,从根本上预防感染和癌变。现在常打的二价、四价、九价疫苗都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治疗型疫苗”,更像是一支“肿瘤清剿部队”。如果已经感染HPV并出现了病变,这种疫苗能激活免疫系统精准消灭被病毒污染的“黑化细胞”,甚至阻止小病变发展成癌症。不过这支“特种部队”还在秘密训练中——目前全球还没有正式批准的治疗性HPV疫苗,但已经有几款在临床试验里表现亮眼,也许今后会上岗。
预防型疫苗是“不让坏人进门”,治疗型疫苗则是“进门了也能打出去”。基于2023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第2版)》提出的三级预防策略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相关疾病有效手段之一。
HPV疫苗有副作用吗?就像打流感疫苗一样,大多数人接种HPV疫苗后只是“轻微体验卡”,打针后留观30分钟即可。50%的人会出现手臂酸痛,1~2天就会好。约10%~20%的人会短暂低热、头晕,多喝水、睡一觉就满血复活。发生严重疫苗不良事件(如血栓、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概率极低,但对于以下人群接种时应注意:第一,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第二,妊娠期女性或备孕女性推迟至妊娠期结束后再接种,哺乳期女性接种时应谨慎;第三,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第四,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切记,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第二重防线:筛查
如果HPV病毒是个狡猾的“潜伏者”,那么现代医学就是装备精良的“侦探”。这些“侦探”们的筛查手段各有所长,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性生活史等情况,为你量身定制“侦查方案”。毕竟对付HPV的策略就是:早发现、早处理,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男性感染HPV后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清除,大部分感染者毫无症状,但别因此掉以轻心,这位“隐藏者”可能暗中作祟,引发肛门癌、口咽癌,甚至让伴侣受到牵连。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早就医,比如肛门长期不适或口腔顽固溃疡。目前国内男性HPV筛查尚未普及,关键还是“预防>治疗”。
第三重防线:免疫力
想靠免疫力赶走HPV?简单三招让免疫力升级:吃好、睡好、动好,让身体自带“防毒盾牌”。吃好,是免疫力的加油站;睡好,是免疫力的充电宝;动好,就是运动要像存款一样,定期投入,但别透支。
战胜HPV的背后是科学家的坚持和医学的进步。如今我们既有疫苗“防毒盾”,又有筛查“排雷仪”,免疫力则是我们的主力军。想让身体真正安全无忧,这“三重防线”缺一不可。关键还要早行动,共同构筑最坚固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