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有人在你面前倒下,你如果掌握了急救知识,就可能帮助他人挽回一条生命。今天是第二十届“世界急救日”,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开展了以“健康奉贤,急救行动”为主题的世界急救日大型宣传活动。
记者从活动获悉,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设备和人员的投入,救援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偏低,发生意外时容易失去“黄金”抢救时机。
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敏告诉记者,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到老人、小孩吞食异物导致呼吸困难或者心脏骤停等案列,如果身边的人掌握了急救知识,像吞食异物等情况可迅速得到处置;通过心脏按压,也能为心肺病患者争取到“黄金”抢救时间。
“但事实是,往往我们的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一些病人的最佳抢救时间已经失去,让医护人员很是痛心。”他坦言,去年中心成功进行了33例心肺复苏,位居上海院前急救前列,但是留下的更多是遗憾。
当心肌梗塞等各种意外发生时,根据目前城市交通情况,120很难在10分钟内赶到,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公众或亲人,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突发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和“在场者”,大多是普通群众,没有急救知识,往往只能干着急,有时甚至会好心办坏事。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需要。
为了有效提高广大群众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护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伤亡,挽救了生命,近年来,奉贤医疗急救中心充分发挥在公众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的主体作用,专门成立了对应部门,积极推动急救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全年普及群众达万余人。
在今天的主题活动上,急救志愿者向市民进行现场救护演练,传授急救技能,包括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向现场的居民发放应急救护手册、应急救护包等宣传礼品,并带领居民们参观急救车辆,向他们介绍各类医疗设备及功能,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参加。
“这样的活动我们还将不定期展开,因为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急救技能,即使遇到心肌梗塞、哮喘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或者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就会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内予以正确施救,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区急救中心志愿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