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跑了3个菜场之后,饿了么骑手赵日勇终于集齐了客户订单上的蔬菜。青菜、莴笋、大蒜头、塔菜……2月8日上午10点多,一张密密麻麻的订单出现在赵日勇手机屏幕上,他寻了3个菜场才凑齐订单。原本70多元的订单,用户却执意转账100元。“我说你钱给多了,他说非常感谢我接单,多出来的钱当作送我的新年红包。”
数据显示,在上海,一位在岗的饿了么骑手,平均每天可以减少市民51人次的出行。在疫情当下,饿了么平台的“无接触配送”尽量减少了骑手和用户直接接触,做好自身防护的骑手穿行在大街小巷配送各种生活物资,已经成为上海当前不可缺少的“社区采购员”。
“多送一单就减少一户人的出行”
“单王”13天代替457人次出行
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听从专家的呼吁,尽可能“宅”在家里不出门,要把病毒“闷死”。不少人开始囤积生活必需品,越长的订单,往往预示着下单者连续多日“闭门不出”的决心。
日常的餐饮外卖已经无法满足上海市民的需求,不少人开始下“跑腿单”,蔬菜,口罩、酒精成为近期的热门跑腿商品。
据统计,2月以来饿了么小哥单日的跑腿距离总和是过去的3倍多。春节期间上海接跑腿单最多的骑手谢乾江,在1月21日到2月5日期间,花费7945分钟,奔波359.37公里,减少了457人次的出行需求。
一次,赵日勇接到一单购买口罩的订单,但跑遍了附近的药房都没有买到。如实告诉客户后,对方告诉他,自己联系到了一处买口罩的地方,希望他能帮忙去拿。第二天一早,赵日勇赶往20公里之外的一家药房将口罩带回。
“好多人问我,你怎么现在还出门,我也说不上我有多伟大,我需要这份收入,不过相比平时也多了一份责任感,我们多跑几单,老百姓就可以少出家门。” 赵日勇说。
从网红奶茶到口罩蔬菜保心丸
外卖骑手成社区“采购员”
这几天的跑腿订单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跑腿订单更多的是排队买网红奶茶、甜品,现在更多的是买蔬菜、药品。“好像自己也成为民生保障的一条主力军了。”赵日勇笑着说。
有时,骑手们还肩负着“江湖救急”的重任。1月26日,饿了么骑手时超飞冒雨将几个N95口罩送到长宁来福士商场,这个订单来自一位想为女儿买口罩的父亲;2月3日晚上9点多,饿了么骑手刘斌斌为一位女生从药店购买了保心丸,让她避免遇到危险。 即便无法出门,外卖骑手们的存在让关心得以在人群中流动。
在外卖骑手将蔬菜、医用品送到客户手中的同时,上海市民也在用举手之劳温暖着骑手们。无论是随手送出的口罩、还是转账时附赠的新年红包,任何细小的关心都会让骑手感动不已,“谢谢你们,注意安全。”简短的话语让刘斌斌觉得,自己确实帮到了大家,“订单送得值”。
据悉,疫情期间,消费者可以使用蜂鸟即配跑腿业务,下单任意菜品,如果部分地区蔬菜紧俏,一个菜场可能无法买齐,跑腿小哥就会帮助去其他菜场代购,备齐生活物资。
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齐所需菜品和生活用品,既让市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无形中,也为隔离防疫做出了贡献。在这条“隐形抗疫战线”上,外卖骑手们也将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