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绿色通道、减免手续费、发放通行证…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全力以赴稳住“菜篮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兴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2

摘要: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小“菜篮子”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蔬菜、瓜果、生鲜、肉类供应是否充足、价格是否稳定,成了市民最关心的头等大事。3月1日,劳动报记者从青浦区了解到,为了保障上海市场农产品不断供,位于华新镇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严把“防疫关”,稳住市民 “菜篮子”、“肉盘子”、“果架子”。目前,市场运行秩序趋于平稳,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


“三步棋”抓好产品保供稳价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海市民对蔬果类产品的需求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为了保障市场供给,西郊国际采取 “基地+客商+政策扶持”的保供方式,加强对市场农产品供应。


大白菜是上海市民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蔬菜。原产地为重点疫区,疫情刚开始,西郊国际迅速将大白菜供应地转移到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这样既让重点疫区市民有蔬菜可吃,同时有效防控输入性风险,确保每一位市民都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目前,上海大白菜每天供应量基本恢复到200吨左右,价格也同比下降了10%左右。开辟绿色通道、减免手续费、发放通行证,多项扶持政策畅通农产品物流。在市商务委、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合力支持下,西郊国际给相关品种蔬菜经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部分交易手续费,并向进入市场的农产品供应车辆发放500余张上海市物资保障通行证,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陆立力说:“与往年的蔬果类、肉类产品供应量相比,今年我们提前了四到五天时间恢复到了正常的供应量。现在市场日交易量在3900多吨。”


西郊国际有大小摊位1000多个,目前九成以上经营户已恢复营业。水果摊老板朱海莲表示:“过年期间生意一般,人流量不是很大,最近几天生意才慢慢恢复。疫情防控警报还没有解除,作为商家我们还是要继续配合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人员管控、场地管理两手抓


每天的进出人员达到2000-3000人次。人员来源复杂、人口密度大给西郊国际防疫工作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如何看好门、管好人?西郊国际对原设的4个进出口紧急封闭,只保留了供机动车、大型货车进出的1号门和非机动车、行人进出的4号门。


在1号门,记者看到车辆依次有序排队,等待通行。司机将车辆短暂停放在消毒区,配合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冲洗消毒。市场员工、场内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在进入市场前需要先提供未离沪证明、居家隔离14天证明、有效身份证件,同时扫码查询行踪轨迹,接受体温测试,达到合格标准才能领取通行证。采购人员也要做好人员信息登记验证,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才能进入市场。截至最新数据,西郊国际累计发放进出场通行证2234张,登记验证入场人员8136人。



在严格管控进场人员的基础上,管理场地也成为了防疫工作的重要抓手。除了蔬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外,西郊国际暂时关闭了部分零售区域、“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谢绝无关人员入场,并新购置了空气喷雾消杀车,在市场未营业时间内对场地进行消毒清洁,降低了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消毒效率。此外,西郊国际还准备了包括口罩、消毒液、护目镜、防护服等充足的防疫物资,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市场秩序健康稳定。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蔬菜集团:保障元旦春节期间蔬菜等...

联华等商超全力做好民生商品稳价保...

春节“菜篮子”有保障!482个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