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海绵”吸水,机场内雨水收集,上海的节水“小动作”五花八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0-05-10 14:08

摘要: 上海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却依然在节水上面下了大功夫。

5月10日,“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正式启动,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上海在不断巩固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同时,加快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当天,面向上海全市提供节水宣传及技术服务工作的专业节水APP“节水通”正式发布。


2019年本市万元GDP用水量 20立方米/万元,比上年下降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35立方米/万元,比上年下降12.5 %;人均日居民生活水量123升/人.日;累计完成各类节水措施1156项,最高日节水量达3.98万立方米。近来年,上海市在不断巩固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同时,加快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其实,上海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但却依然在节水上面下了大功夫,尤其是在经过深度处理的自来水方面。自从青草沙水源地投入使用后,上海的自来水从常规处理提升为了深度处理,这也意味着,每一滴小小的自来水都是非常宝贵的。


(节水小区内的雨水收集器)


不过,在现实使用过程中,这些自来水如果直接被用来冲洗地面、浇灌绿化等,则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为此,上海在一些单位、小区尝试起了雨水利用系统。


长宁新泾六村是上海13个节约用水示范(标杆)小区之一。通过海绵化改造工程,小区有了雨水储蓄和净化功能。这里的中心花园设置了透水的地坪,并配备了调蓄净化设施的绿化带。透水地坪对雨水有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通过净化设施,雨水在这里完成了物理沉淀,储存下来后,可以在旱季用来浇灌绿化,有效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利用。小区还用了15个12升装的户外水桶收集雨水,侧边龙头可以浇灌花圃,有效地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


(小区内的调蓄净化设施)


而在上海虹桥机场,一大批雨水蓄水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内重要航空门户之一,虹桥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近年平均年用水量近500万立方米。


目前,虹桥机场拥有两片合计占地13.12万平方米的飞行区雨水调蓄水池,常规蓄容量约30万立方米。设计建设初期是从“水安全”的角度,为缓解机场区域防汛排涝对周边河网的瞬时压力而设置的调蓄设施。不过,在近几年的管理工作中,机场发现雨水调节池的水质能基本保持在地表IV-V类水,具有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良好条件。


(设置在虹桥机场内的雨水蓄水池)


于是,机场建成配套引水系统,包括2台引水泵和2.2公里输水管道,钻过400米地下管涵,将调节水池的雨水输送到河道最上游,形成水流循环,目前日均引水量可达到260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河道水动力问题,调活水体,机场河道整体水质和水面景观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增强机场的防汛除涝能力。


如今,虹桥机场在探索尝试有条件的利用集蓄雨水,用作市政杂用、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通过功能定位的细分,将雨水在用水功能需求较低的环节上代替自来水,从而达到功能性的节水功效,预计每年可以节约自来水2万立方米。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种草”的智能坐便器、洗碗机是否...

小区里“海绵”吸水,机场内雨水收...

申城明迎雨水节气,下周一21℃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