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距离清理出50袋垃圾!静安一居民家垃圾成山被诉,法院今天强制执行!(内有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0-07-02 15:31

摘要: 今天上午,记者跟着静安法院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执行。

口罩要戴N95,穿好防护服,戴好鞋套


法官这是要去干啥?


对着一屋子陈年垃圾,强制执行!


静安区岭南路一户居民家,垃圾成山,恶臭扑鼻!


住在里面的母子需要“爬进爬出”!


邻居忍无可忍,只能告到静安法院。


7月2日,劳动报记者目睹了此次“口味很重”的现场执行。

     

上午9点钟,记者来到被告侯某所住小区,楼下停着卡车,警戒线已经拉起,静安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清洁工人、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小区志愿者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安装滑轮,为清理工作做准备。


难闻气味飘散到五楼,戴着口罩也会想呕吐


候某家住在顶楼六楼,记者爬到五楼时就已经闻到了一股难闻的臭味,尽管戴着口罩,还是忍不住干呕。到了六楼,记者看到候某家的一扇破铁门被链条栓着,铁门已经关不上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从门缝露出来,门上还放着一份已经有些变色的判决书。


上午九点钟,法官开始强制执行。工人用电锯将链条锯断,打开了铁门。铁门内是一个垃圾山,只在左上方有一条约半米高的缝隙。法官告诉记者,平时侯某和他的老母亲就是从这个通道里“爬进爬出”。执行法官、清洁工人、志愿者等开始清理这些垃圾,并通过滑轮将垃圾从窗户运至楼下卡车上。卡车旁堆放着10个大麻袋,里面装的全是计划用来装垃圾的麻袋。


经过一小时的清理,执行终于前进了一米。而仅仅一米的距离,就清理了约50麻袋垃圾。“垃圾里面除了衣物、水瓶等,还有床板、防盗门窗、过期食用油。”工人说。


据了解,候某有一份正当职业,母亲退休前曾经是位教师,他们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多年。今天执行现场,候某母亲和弟弟来到了现场。“这些垃圾是他(侯某)捡来要卖的,只是卖得慢,所以慢慢就堆起来了,不是说我们故意不清理。”侯某母亲还反复向法官强调,家中还有一些贵重物品,千万不能扔了。


执行法官表示,进入客厅后,法院会请社区志愿者和侯某母亲、弟弟到场进行甄别,“因为法院判决是让侯某把家里的垃圾清除干净,但哪些属于垃圾,判决书没法写明,需要我们现场判断。”


邻居太苦,多年来不堪其扰,无奈诉至法院


“楼道里恶臭难闻,过道里经常能看到蟑螂、跳蚤。”在六楼楼道等公共空间也常被垃圾占去了大半个楼梯,甚至无法挪步。邻居原告单女士说,有一次老鼠还跳到了她的脚上。


据邻居介绍,侯某每天上班就从车站等地方捡垃圾回家,有时会在凌晨整理捡来的垃圾制造噪音,影响邻居们休息。有一部分垃圾侯某会将其卖掉,而卖不掉的垃圾就继续堆放在家中、平改坡的阁楼上,楼道里蚊虫滋生,而且侯某家中电线裸露老化,纸箱、塑料堆积,如果发生火灾将危及整栋楼的居民。单女士跟侯某沟通过多次,但均没有结果。


邻居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将在“垃圾山”里居住的侯某某和他母亲告上了法院。该案的承办法官白云介绍道:“第一次来时,门口的垃圾堆得比我都高。我从物业借了梯子到阁楼上看过,上面也堆得满满的。”


法官认为,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通风、采光、通行等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害,应当排除妨害。


最终法院判处被告侯某某自行清理超出日常居住所需所用的杂物。不过,侯某迟迟未能清理,因此法院介入进行强制执行。


捡垃圾成癖,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和疏导


法院今天的强制执行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围观。“对我们居民生活影响太大了,希望今天这事能了解,让我们能安心过日子。”小区志愿者陈素兰说。

实际上,在此次法院强制执行之前,临汾路街道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7年5月8日下午,临汾路街道首次组织人员上门处置,清理进行约2小时后,侯某母子突然出现制止,情绪激动。次日上午,街道平安办主任到居委会约谈侯某,经过说服劝导,侯某口头承诺6月1日前自行将家中垃圾清理干净。事后侯某并未履行承诺开展清理,堆物现象依然严重。事后,周边邻居多次到街道信访和拨打市民热线投诉,街道、居委会一直上门和电话联系侯某,但他回避沟通,上门不应、电话不接,难以与其取得联系。


“他自己不愿意清理,又因为他把东西堆在家里,街道和居委会无权强行进入屋内清理,这事情就僵掉了。”陈素兰说,街道和居委会只能将其堆放在楼道等公共区域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物业安排人员每天进行2次消毒。据了解,街道平安办、信访办、居委会干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商议此事。但侯某不听劝告,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和疏导,侯某工作单位也很无奈,“他说这是他家的私事,与单位无关。”


在此期间,物业还发现侯某私自进入楼顶平改坡的阁楼堆放垃圾,街道迅速组织力量清理,共清运垃圾6卡车。2019年初,又清运垃圾2卡车。2019年9月,再次接居民信访反映后,街道、居委会建议居民通过诉讼维权,街道介绍盈科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为居民提供服务。律师介入后,居民正式提起诉讼并获法院判决支持。







摄 影:王陆杰
摄 像:王陆杰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隔离点涉疫垃圾日均增幅81%...

异味指标下降20%,居民投诉下降...

上海的老人打官司都为了什么事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