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位超警戒,“波及”黄浦江!记者实探漂流的“水上情报站”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0-07-08 17:50

摘要: 测得出、报得准、报得及时——这,就是监测员们秉承的监测信念。

受“暴力梅”影响,近期太湖水位持续上涨,7月8日8时的水位已经达到4.33米,一度超过警戒水位0.53米。


太湖危急,“波及”黄浦江!7月8日,记者探访松浦大桥水文站。这里位于黄浦江三大支流最后一个汇合处,是守卫黄浦江的重要防线。


应急监测,为上游泄洪提供决策依据


上午9点,“沪水文304”监测船缓缓启动。监测员,同时也是松浦监测中队副队长的陈利晶熟练地实施了“抛船”动作,一艘“三体船”被抛向了黄浦江的江面上。在这艘看似普通的“模型船”上安装着先进的ADCP系统,它将在第一时间上传黄浦江的实时流量、流速、流向、水深等关键数据。


(“三体船”进入黄浦江实施监测)


为了亲身感受监测员在船上的监测环境,记者也换上救生衣登船体验。有别于普通船只的顺流开行,水文监测船的航行线路则是横跨水面,以此测量动态水流。因此,在黄浦江387米的横向断面上,“沪水文304”监测船开启了它的无限次往返航程。


“其实,今天的走航流量监测是额外增加的。” 陈利晶告诉记者,因为近期太湖流域强降水明显,导致太湖水位持续上涨,而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泄洪的重要通道之一。“关键时刻,我们到底能有多少泄洪能力,这个必须要靠精准的数据来说话”。所以,在固定式ADCP实时自动监测的基础上,水文站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应急监测。


太湖水位持续上涨,黄浦江下泄量提升60%


走航流量2015.5、左岸流量36.4、右岸流量7.9、顶部流量61.3、底部流量156.1、断面流量2277.7……船舱内,监测员李冰瑶报着ADCP系统测得的水流数据,另一名监测员朱彩琳则迅速地将数字核对记录。


室外的甲板上,监测员王婷手持激光测距仪,对船只的离岸距离进行测量,一旁的陈利晶仔细注视着黄浦江面的实时动态。


天气闷热,穿着救生衣的监测员们很快就流汗了。12分钟的一趟往返航船,换来了这些宝贵的数据。船只一个调头,下一段数据采集之旅接着启动。


(监测员们仔细核对每一组数据)


实测黄浦江上游流量,是水文站监测员们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今年进入主汛期后,陈利晶和另外3名队员就一直在关注着黄浦江的水位和流量。周而复始,极度单调。但守着这份寂寞,肩上的责任感却丝毫不敢懈怠。


经过持续测量,监测人员发现,黄浦江近期的下泄量比去年同期几乎扩大了60%。“平时上游的流量基本在600立方米/秒,现在已经达到了800-1000立方米/秒。”陈利晶告诉记者,尤其是前两天持续降雨,流量已经一举突破了1000立方米/秒。

      


其实,水文站安装有固定式多普勒流速仪(HADCP),每5分钟会监测一次数据。但即便有了自动化的科技设施,人工复核依旧不可或缺。这也是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精准无误,减小自动监测可能产生的误差。


“每天监测的流量数据都将通过上海市水情测报系统自动报送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松浦监测中队支部书记、副队长杜迎燕告诉记者,如今,每天8点自动报汛的成果都来自于此。


据杜迎燕介绍,早在2016年,上游太湖就有过一次泄洪,这是近两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当时,太湖水位已经不单纯是超警戒水位,更是超过了保证水位。”她说,而水文站的监测数据就为太湖泄洪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持。


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幕后监测英雄


或许有市民会问,米市渡站才是历史最悠久、最具有代表性的黄浦江水文站,为何还需要松浦大桥水文站呢?


其实不然,松浦监测中队副队长吴军新直言,米市渡站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其有着103岁的超长“工龄”。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就在距离其7.2公里的松浦大桥水文站其实才是黄浦江的流量监测站,除了日常的涨潮落潮,其更关注的是江水的流动性。它,也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米市渡站背后的“英雄”。


作为黄浦江水系中最重要的基本水文站,31年来,松浦大桥水文站一直默默无闻,而它异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生俱来的重要性。


在距离该处上游10.6公里的地方,就是黄浦江三大支流最后的一个汇合处。所以,水文站成为了密切关注杭嘉湖来水、淀泖地区来水和太湖地区来水的核心点。


(监测船往返于黄浦江断面)


如今,松浦监测中队共有13名职工,主要管辖黄浦江上游地区的8个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和1个湖泊专用站,以及一个河湖水质监测实验室。


在松浦站,每一次历史上出现的黄浦江最高潮位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水文站特地在黄浦江的岸堤上将他们一一标注:2013年10月7日,“菲特”台风来袭,黄浦江松浦大桥站最高潮位一度到达4.75米,创下历史纪录;2005年8月7日,台风“麦莎”留下的最高潮位4.46米;2000年8月31日,“派比安”台风产生了最高潮位4.42米。


尽管早已经历过这些“乘风破浪”的高难度挑战,但这几天,监测员们依然丝毫没有懈怠,因为黄浦江的高潮位一度达到了4.20米,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0.4米。


与此同时,苏州河的赵屯监测站也创下了自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在7月7日凌晨达到了4.05米。面对洪水流量,下一步该如何应对,都需要这些监测数据提供决策依据。


测得出、报得准、报得及时——这,就是监测员们秉承的监测信念。望着黄浦江两岸早已看腻了的风景,他们守着一份寂寞,为每一组监测数据负责。


摄 影:王陆杰
摄 像:王陆杰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千年古都来沪推介,明年上海或将迎...

黄浦江上第13座大桥明天通车!上...

太湖水位超警戒,“波及”黄浦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