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核医学科宣布启用。自此,浦东新区南部的核医学布局“洼地”得以填平。据悉,和这一重量级学科同时被引入的,还有一位学科“大拿”型人才: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兴党教授担任浦东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
核医学科是一个拥有前沿诊疗技术的专业学科,因为治疗的精准而受到业界推崇。在影像诊断方面,它将功能检查与形态学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同时提供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和解剖信息,融合图像能更清晰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并判断疾病的性质及发展程度;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又提供了高度特异性的超微量分析手段;治疗上,它是一种简便、经济、无创且有效的新兴治疗方法。
在浦东南部,因为没有这一学科,很多需要进行核医学精准治疗的患者,只能长途跋涉到离家较远的三级医院治疗。为了填补这项空白,浦东医院将核医学科建设纳入医院“十三五”战略规划并加快推进。
老林是浦东老港镇人,罹患甲状腺癌的他,只能到距离家20公里外的医院找刘兴党教授进行核医学相关治疗。昨天,老林成为浦东医院核医学科预约的第一位患者。
像老林这样幸运的患者,未来还将有很多。据悉,浦东医院核医学科构建了分子功能影像诊断、核素分子靶向诊疗、体外分析中心、浦东骨质疏松症诊疗四大中心,依托学科配置的SPECT等国际国内一流设备,在全新的超高端CT平台上,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完美结合,大幅提升图像质量,减少CT扫描计量,实现定性诊断向精准定量的跨越,为内分泌、消化、泌尿、骨骼、心脑血管、神经、血液等各系统的疾病精准治疗带来个性化方案。同时,核医学科标准化放射防护病房,也将为甲状腺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带来便利。
浦东医院院长余波表示,依托技术创新优势和科研转化优势,浦东医院还将提升内涵再出发,通过引入更多的学科顶尖人才,开展医学科研与创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学科办将根据大数据下老百姓的需求,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培育新型学科,为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提供优质条件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