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2岁!上海这一地区人均寿命达到国际顶尖水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0-07-29 15:54

摘要: 长宁的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5.32岁,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岁,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

7月29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长宁的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5.32岁,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岁,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为进一步扩展社区卫生站点服务的能级,“十四五”期间将增至52个。


人均期望寿命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据悉,长宁素有“住在长宁,长寿康宁”的美誉。“我们的人均期望寿命这一指标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领先,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水平,在全市中心城区始终保持前列。“据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介绍,长宁的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5.32岁,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岁,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



经济水平是影响人均寿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长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均GDP从2015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23.8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7万元)。区域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居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据王为人介绍,针对居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吃饭”等问题,近年来,长宁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签约率达到了72.83%。同时,在全市率先开展“长处方”试点、定点药房处方外配等便民服务,为进一步扩展社区卫生站点服务的能级,在现有40个社区卫生站点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增至52个。


“我们着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全区10个街镇全面建成涵盖日托、长者照护、助餐、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王为人表示,目前,长宁已在全市率先探索“物业+养老”模式,盘活闲置社会设施30余处,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等“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通过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让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目前,长宁区还设立了329个睦邻点,便于群众在睦邻点当中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同时利用智能化语音外呼系统,每天为1.2万独居老人送上关怀,了解大家生活起居。整个社区生活充满人情味,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此外,面对老龄化程度加深、认知障碍症人群增多的趋势特点,长宁在全国首发《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标准》以及《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规范》,打造涵盖早期筛查、家庭支持、专业干预等认知症全链条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警惕!加装电梯也被骗子瞄上,虚构...

六条线路、六大活动!“何以爱长宁...

“72家房客”的如厕难题解决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