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听着“半导体”广播;或者点着一盏灯,踩着缝纫机……多少上海市民昔日生活里,有“三转一响”的印记?11月28日上午,由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指导,上海纺织博物馆等联合主办的“三转一响与大上海”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广场拉开序幕。
“三转一响”,又名“四大件”,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流行称谓,特指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且为普通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分别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体现了当时中国轻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供给水平,是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老百姓所能拥有的最大财富、年轻人结婚成家的重要参考。
据介绍,淄博盛康三转一响博物馆馆长张维杰历时30年收集了近万件“三转一响”老物件。其中,很多都是在上海生产制造的。上海是中国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摇篮。上海的工业产品以质量优异而闻名国内外,“三转一响”的前世和今生述说着上海的故事。
本次展览采用“沉浸式”观展方式,将一楼序厅变成了上世纪的大上海,尘封的展品被“搬进家中”。游客们可瞬间“穿越”回到“三转一响”的年代,体验上世纪普通上海人家的幸福生活。
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到手机、电脑、车子、房子,“四大件”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再改变。业内人士表示,当网络时代到来,物质极大丰富,中国传统的崇尚节俭的观念正在受到新的消费理念的挑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那种对物的向往、珍惜与满足,在今天反而成为了日渐稀有的幸福。此次展览将免费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