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手机乘地铁、在餐厅扫码点菜、买单……毫无疑问,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支付的主要手段。在上海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景里,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但是,有一个“角落”却似乎被手机支付遗忘了,那就是不少停车场仍坚持只收现金。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他在科技京城停车离场时被告知只能付现金,而他全身摸遍也没掏出钱来,不得不去附近的餐馆消费,换钱后再回来支付。
记者走访发现,类似科技京城这样只收现金的停车场还有不少。虽然拒绝移动支付并不违法,但从大众如今的消费习惯来看,只收现金的确不够方便。那这些停车场为何不愿“与时俱进”?他们也有话说。
为付停车费,又吃了一顿午餐
“我前阵子去北京东路上的科技京城停车,地下停车库9元1小时。停车费不贵,但付钱时我傻了眼,竟然只能现金支付!”王先生说,他现在出门早已不带钱包,习惯了手机支付。为了9元的停车费,尽管他已吃过了午餐,但还是特意前往附近的面馆又点了一份羊肉面,由此和店家商量着“套现”。
记者了解到,科技京城东临外滩,西连人民广场,面向南京路步行街和福州路文化街,是上海市中心区域内一家老牌的高科技创业园区。尽管名叫“科技京城”,但显然它的支付手段却有些不“科技”。
同样的,在网络上,不少市民也反映上海还有多个停车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今都已经是2021年了,上海竟然还有地方非要现金不可,太不可思议了。”一位网友说。
停车场称电子支付并不容易
商家只接受手机支付,拒绝现金支付,万万不可!那如果反过来,只接受现金,拒绝移动支付呢?记者首先咨询了律师,对方表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停车场只收现金是合法的。
但合法,并不意味着合理。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上海实有小客车540万辆,日均出行总量5710万人次,面对如此高的私家车保有量,在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为何不少停车场仍然不愿给车主行个方便?对此,停车场也有一肚子话。
“我们的确鼓励现金支付,国家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必须要移动支付。”科技京城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电子支付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容易。
首先,公司的账户有别于个人账户,资金的周转周期较长,通常是月结,而他们每天都需要做账,并将账目交由财务部门,月结不仅会影响收益,也给做账带来困难。其次,电子支付的提现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我们停车场已经很薄利了,比同地段的停车场便宜不少。且不论人力等各种成本,如果再因为提现支付一笔费用,那收益太低了。”该工作人员坦言。
此外,还有的停车场因为电脑设备等相对简陋,加上很多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手机支付接受程度不高,以及现金收款存在一些个人隐形收入等原因,不愿意推进移动支付。
部分停车场已优化服务提供便利
不过,考虑到市民出行的实际情况,一些停车场也在努力作出了调整。
科技京城的工作人员称,目前,他们已开始推出一些柔性举措,如果车主实在没有带现金,也可以在收费亭扫码支付。“这个是保安个人的微信收款码,车主转账到人手机里后,我们再提取现金放到停车场统一的现金账里面去。我们也会把提现的费用补偿给工作人员。”
此外,距离科技京城不远的中福停车库去年下半年也曾遭受“只收现金”的诟病。记者发现,如今他们也摆出了微信付款码,支持线上支付停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