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上班后,最高做菜技能是“外卖”?
想做番茄炒蛋都不会?
华东师大就太贴心了!
给本科生开设了《家常菜》课程!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不会做饭了!
消息一出,八方网友点赞!
这到底怎么回事?
据了解,该课程是华东师范大学试点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由教务处和后勤保障部合作,上课地点为闵行校区食堂。授课老师刘玉红是2017年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网红菜”玉米炒葡萄的创始人!这样的课程一出现在选课系统里就被抢光了!记者从华师大了解到,课程将在4月中旬开课。
据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苟健介绍,去年国家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学期间把劳动教育作为通识必修课,根据文件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试点尝试,“首先想把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融入课程,比如做饭、整理打扫,希望通过学生自己双手去创造,体验生活。”
该课程共开设两个教学班,人数均为20人,学分为1分。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介绍了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除了2学时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实践和操作,教授青椒土豆丝、八宝辣酱、菠萝咕咾肉,干烧大虾、水饺、蔬菜包、面包和蛋糕的制作方法。
那最终评分怎么打?会不会让学生做一桌菜?据了解,课程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度等进行过程性评价。课程结束前,每位同学将学会炒一道菜,学校食堂将开设一个专门窗口,给全校师生品尝,“一方面展示同学们学会的技能,不管味道好吃与否,为师生打饭盛菜的过程,也能让他们体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据悉,除了《家常菜》课程外,华东师范大学在劳动教育上还开设了《劳动与生活》课程, 主要教授房间空间的整理、收纳,以及插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