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猫咪”引争议?上海一猫咖探索“猫咪试养”新模式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1-03-19 10:14

摘要: 随着萌宠经济爆发,这方面也产生了不少争议话题。

前不久,成都一家宠物店因“共享猫咪9.9元租一天”的业务引起热议,许多爱猫人士指责店主在盈利的同时未考虑猫咪的安全健康,忽略了猫咪的应激反应。


记者发现,在上海,存在着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杨浦区一家猫咖发起了“猫咪试养”的业务。与“共享猫咪”不同,“猫咪试养”建立在试养方全额买猫的基础之上,以先购买、退猫时再扣款的方式进行试养。据悉,按照这种模式,店里在退猫情况较少的情况下,去年已经卖掉近50只猫咪。


为“人”提供一份后悔药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猫咖里有猫咪二十余只,品种较多。墙上张贴了一个写着“猫咪试养”的小黑板,按照猫咪的品种分出了三档试养的价格。


店主叶女士介绍道,试养猫咪的业务并非店内主推,自己和丈夫从事多年宠物相关工作,考虑到部分客户有买猫需求,但又担心猫咪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后续无法安置,因此才想到这个办法,“前提是要确认清楚对方是否真的想买猫”。


如果猫咪出现应激反应,例如两天不吃不喝、猫瘟、猫腹水,则全额退款;如果是买家个人原因,例如过敏、家人不同意等等,就会按标准扣除。比如一只猫咪标价5000元,买家在一周内由于个人原因不适应退养,店方就会退还扣除一周试养费之后的金额。这种方式在设立了一定的门槛的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后悔的机会。


叶女士表示,目前退猫的情况较少,一般是由于家人、工作等原因。


“之前有一个上海的男孩刚刚工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上午刚买猫,下午就被父母要求退了。他把聊天记录发给我之后,我就马上同意退回,继续自己养。”



为“宠”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目前店内将试养猫咪的退款期限设置为一周、两周、一个月,一方面是方便统计,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叶女士表示,一周是一个界限,如果猫咪有应激反应或猫瘟、猫腹水,一般一周之内就会发作,如有不适一周之内就可以退回。为了让猫咪更好的适应新猫粮,店里还会备好一周的粮食,并告知客人如果换猫粮要新旧掺着,便于猫咪适应。


对于是否会出现一只猫被多次购买、退回的现象,叶女士表示,一般不会让有应激反应的猫咪二次售卖。曾经有一只蓝白猫被买走后产生了应激反应,当第二次有人提出要购买时,她就与对方说明了情况,不再售卖。


叶女士介绍,为了保证猫咪的健康,她会在售出猫咪之后通过微信指导那些第一次养猫的买家。例如,为了避免猫咪产生应激反应,她会告诉对方七天不要逗猫,只要保持水、食物不断;如果猫咪出现不吃不喝等应激反应,或是生病了,她也要求对方及时告知自己。卫生方面,还会告知洗澡频率、面部清洁等工作:


“一般操作过一次,后面也就知道了。养了一个多月以后流程就熟悉了。”


不过,叶女士多次强调,试养不是店里的主推业务:“猫咪和狗狗不一样,换一个新环境容易应激反应,严重的会死掉。”


叶女士店内的猫咪一般会卖给来撸过猫的本地客人,不会对外地售卖,因为担心猫咪在路途过程中发生安全意外。此外,叶女士还表示,自己暂不准备对这个业务进行推广,有人打电话直接问是否可以试养也会被自己拒绝:“毕竟要以猫咪的安全为主。”



如何实现“人宠共赢”依旧值得探索


近年来,随着萌宠经济爆发,这方面也产生了不少争议话题。除了“共享猫咪”,前段时间电商平台出现的“猫狗盲盒”,也发生了以伤害宠物健康为代价的盈利现象。有部分买家下单后,送来的是与介绍时不同的品种,甚至是严重生病或已经死亡的猫狗。相关链接:抽盲盒抽出一具尸体!宠物活体盲盒水有多深?


同时,在宠物退款方面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许多卖家以“活物概不退换”为由,拒绝为已售出的生病宠物负责,宠物买家也因此被迫承担了风险。


这些消费纠纷也引起了消保委的注意。2021年“3·15”来临之际,陕西省消保委发布的2021年十大消费提示中,宠物购买问题也榜上有名。陕西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购买宠物选择口碑信誉良好的商家,付款时索要发票、疫苗注射凭证,最好能书面约定健康状况和品种等细节。


想在宠物经济上寻找新的盈利点,也需要合乎道德伦理的方法。如何在满足爱宠人士养宠需求的同时,保障好宠物的安全和健康,实现“人宠和谐”“人宠共赢”,依旧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共享充电宝再涨价,每小时6元?有...

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上海有些...

“共享猫咪”引争议?上海一猫咖探...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