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姨您好,我带您直接去专窗办理证件。”4月1日上午9时,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党员先锋岗民警黄燕,热情引导前来办证的霍阿婆直接到绿色通道享受专窗服务。从今天开始,电话预约、专人引导、专窗服务、容缺受理等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具体措施正式实施。
入门办证需要四步走
本月起可一步到位
74岁的霍阿婆是便民举措正式实施以来第一个尝鲜的老人。在民警黄燕的搀扶下,老人直接来到出入境办证大厅窗口,电子屏上显示“老年人受理专窗”几个字。
“阿姨,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护照到期了,我想换一下。”
记者看到,窗口民警确认老人身份信息后,直接在办证窗口为霍阿婆代为打印申请表格。老人确认签字,支付换证费用后即可回家等候新的护照,整个过程花了不到10分钟时间。
“现在出门办事智能机器比较普遍,我们年纪大了有些也弄不来,现在出入境办证打表拍照这些环节都省了,一个窗口全搞定,真的很方便!”霍阿婆对出入境专门推出的便利老年人办证举措赞不绝口。
“从进门开始,要先去打印信息表格,到人像采集室采集照片,再领取(排队)号码,等叫号后再办理。现在我们开辟了老年人专窗,可以直接到7号专窗办理出入境证件。如果老年人5年内曾办理过出入境证件或居民身份证,原照片可直接重复用,无需现场重新拍照或提交照片。”黄燕告诉记者,此前老人办理出入境证件需要至少4个步骤,如今办事流程已经精简到1步。
不会电子支付、使用“随申码”?
这些小细节都帮你们想好了
除了流程简化、开设老年人办理专窗外,像“不会使用手机支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也无需阿伯阿婆担忧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出入境大厅普及手机扫码等电子支付出入境办证费的同时,始终保留现金及刷卡等传统缴费方式,方便无手机支付条件的老年人缴纳办证费用。
记者看到,在出入境管理局咨询台,工作人员耐心细致正为打进电话的老年人登记好预约办证信息。现在,老年人可不经网上预约直接到出入境办证大厅窗口办理业务。对有预约需求但不熟悉网上办事流程、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申请人,可以咨询服务热线电话021-28951900,通过电话预约。对有些年长老年人不太会讲普通话的,接线员也能用上海话很好地和他们沟通。
据了解,本次推出的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新举措在全市20个出入境办证点同步实施。在虹口出入境办证大厅内,为方便老年人通行,虹口出入境办在入口处专门增添了一台新机器。对于需进入大厅办证、但操作智能手机出示健康码有困难的老年人,只要将身份证放置在机器上,就可以立即显示出其健康码状态。同时,大厅接待民警还为每位前来办事的老年人准备了一个绿色手环,手环上有民警手绘的爱心图案。佩戴上这条手环后,无论是咨询、拍照还是受理窗口和收费处,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对有“绿色手环”守护的老年人提供特殊的照顾和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每个办证环节都会有工作人员引导,确保老年人办证优先、便捷。如果老人忘带、少带亲属关系证明等办事材料的,可以通过事后补交、书面承诺等方式实施容缺受理。符合急事急办条件的,予以加急办理。
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公民出国(境)证件管理处沈强处长告诉劳动报记者,移民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为老年人等广大群众提供证件速递、邮费支付、全程速递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还增设大字体、大按钮等老年人专属界面,改善老年人网上办事体验。“我们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功能,重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信息技术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帮助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记者手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上海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从不会使用支付宝电子支付,到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出示随申码,60岁以上老年人面对“数字鸿沟”的现实情景越来越多。
政府机关在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时,细心地发现老年人办理业务的痛点、难点,确实是动了脑筋,花了心思,用了功夫。这正是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妙处所在,一人一方案,一个群体一套政策。
在今天的采访中,记者看到和自己祖母年纪相仿的霍阿婆,即使身边没有年轻人的陪伴,依然能够轻松便利地办理换发护照的事务,内心很有感触。像记者这样的年轻人,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抽身陪老人办证办事,这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烦恼。每当老人自己出门去办事,我们的一颗心总是会牵挂,担心他们来回跑,担心他们忘了材料,担心他们搞不清办不成!
而今天,这样的烦恼“一步到位”化解了!因为办事单位多迈出一步,家中老人可以少走好几步路。这样为群众办实事,是切切实实为无数个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