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整治组透露,即日起,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提升集中行动,从重点区域环境、城乡人居环境、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三项整治”入手,同时拉开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帷幕。
据了解,8月以来,本市通过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全市共整治老旧居住区、农贸市场、五小行业、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农村村宅3.7万多处。同时,发布《上海市人群聚集场所公共卫生环境管理指引》,指导各类单位落实卫生管理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夯实本市疫情防控基础,本周四起,全市各类单位、场所、家庭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覆盖16个区超过2100个点位,集中做好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和消杀消毒工作,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
其中,重点抓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和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小餐饮店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治理,加强对公共交通站点和商场超市、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垃圾收集点、公厕等进行清扫保洁和消毒,全面开展“清脏治乱”大扫除。
与此同时,紧抓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整治不松懈,以地下室、地下车库、民防工程等地下积水环境和人群集中活动场所为重点,集中疏通沟渠、清理杂物、翻缸倒罐,全面消除蚊媒孳生环境,降低蚊、鼠密度,防控媒介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开展集中整治和秋季灭蚊灭鼠集中行动,重点对学校、机场、车站、港口等人员聚集场所和农贸市场、建筑工地、“五小行业”等进行环境卫生治理,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